老年人如何延緩大腦的退化?
(1)多用腦、勤思維。人腦大約由140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它是人們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中心。腦子越用越靈,用進廢退。人的腦子有很大的潛力,老年人若能積極用腦,有張有弛就有可能長久地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敏銳,辦事干練,不至于哼哼哈哈一問三不知,患上早老性癡呆癥。
(2)常讀書,不貪多,而求懂,在讀懂的基礎上逐漸增多。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習;記讀書筆記,把讀后的體會寫出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讀懂了一本書,會激發自己的興趣,寫好了讀書心得,即初步掌握了一門寫作知識,長此下去,日積月累,寫文章投稿也就不是很難的事了。出了成果,心中喜悅,腦細胞會新生,使人返老還童。
(3)膳食致智。清代名醫程鐘齡在《保生四要 》中提倡“節飲食”,很有道理。飲食上不要吃得過飽,“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可多吃些健腦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魚、蛋、牛肉、動物肝臟、乳制品、核桃、花生、小扁豆、杏仁、紅棗等,或經常服用維生素B1、C、E ,供給大腦必需的營養,盡可能多種營養。膳食能延緩腦細胞衰老。
(4)睡眠要充足。在睡前一定要使自己放松,不可有情緒或心理緊張。心理學家認為,在一切對人體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緒與惡劣的環境。睡眠時間長短因人而異,老年人一般需6~8個小時高質量的睡眠。睡眠過多和失眠過甚一樣有害無益。午睡片刻也有益身心健康,可消除疲勞,清醒大腦。
(5)心情保持愉快。心情愉快、平和的人,大腦很難衰退。有資料表明,愛因斯坦中年時在荷蘭任教,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余,他還經常拉小提琴,音樂消除了他腦細胞的疲勞,為他的科學工作注入了活力。這就充分表明,愉快、舒適、歡樂的情感,能提高大腦的功能而減緩老化。
(6)導引關節。生命在于運動。人到了中老年,關節就不如青年時那樣愛動,故需經常活動關節,以防人體衰老。蘇東坡深有體會地說:“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有“人老先從腳上老”的說法,不無道理。所以提倡步行、散步,還可經常活動手指,指關節動作可刺激腦子,有防止腦退化的作用。
(2)常讀書,不貪多,而求懂,在讀懂的基礎上逐漸增多。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習;記讀書筆記,把讀后的體會寫出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讀懂了一本書,會激發自己的興趣,寫好了讀書心得,即初步掌握了一門寫作知識,長此下去,日積月累,寫文章投稿也就不是很難的事了。出了成果,心中喜悅,腦細胞會新生,使人返老還童。
(3)膳食致智。清代名醫程鐘齡在《保生四要 》中提倡“節飲食”,很有道理。飲食上不要吃得過飽,“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可多吃些健腦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魚、蛋、牛肉、動物肝臟、乳制品、核桃、花生、小扁豆、杏仁、紅棗等,或經常服用維生素B1、C、E ,供給大腦必需的營養,盡可能多種營養。膳食能延緩腦細胞衰老。
(4)睡眠要充足。在睡前一定要使自己放松,不可有情緒或心理緊張。心理學家認為,在一切對人體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緒與惡劣的環境。睡眠時間長短因人而異,老年人一般需6~8個小時高質量的睡眠。睡眠過多和失眠過甚一樣有害無益。午睡片刻也有益身心健康,可消除疲勞,清醒大腦。
(5)心情保持愉快。心情愉快、平和的人,大腦很難衰退。有資料表明,愛因斯坦中年時在荷蘭任教,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余,他還經常拉小提琴,音樂消除了他腦細胞的疲勞,為他的科學工作注入了活力。這就充分表明,愉快、舒適、歡樂的情感,能提高大腦的功能而減緩老化。
(6)導引關節。生命在于運動。人到了中老年,關節就不如青年時那樣愛動,故需經常活動關節,以防人體衰老。蘇東坡深有體會地說:“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有“人老先從腳上老”的說法,不無道理。所以提倡步行、散步,還可經常活動手指,指關節動作可刺激腦子,有防止腦退化的作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