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之老年保健
老年的統一標準年齡,目前尚眾說紛紜。但一般來說,年過60歲即進入老年范疇了。1980年12月亞太地區老年學會會議期間,在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亞太地區60歲以上為老年人。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會認為我國也以60歲以上為老年人較為合適。
1.體質特點
2.與老年有關的保健問題
老年人要消除恐病癥
老年人不要忘了活到老,學到老
老年人必須要把安全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
老年人如何使用和保護假牙
老年人要警惕旅游中猝死
1.體質特點
人進入老年時期,天癸數窮,體質自然有所變化。如《養老奉親書·戒忌保護》認為高齡老人氣血漸衰,真陽氣少,精血耗竭,神氣浮弱,因而老人疾病常具有同病多發的特點,也就是說在同一病人身上往往出現多種病理變化。像飲食所傷,除脾胃首當其沖外,還會牽連肝、腎,以致氣血、筋骨怯弱難支。因此,老年病辨證多虛,但又不完全是虛。一般都認為老年多氣血虧虛,或陰虛陽亢,或陰陽兩虛?捎袝r也有虛中夾實,正虛邪實,甚至還有正不虛而邪實的。其次,老年人許多征象是老,不是病,如老年人行動遲緩,思維減退,耳不聰,目不明,飲食不香,睡眠多夢等現象,這只能說是老的狀態,不能說是病,但整個機體和臟腑器官,氣血營養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變,又不能單純認為是老,所以說又是病。著名老中醫蒲輔周曾說:我現在無論是精神、體力都不如健康人,但這是老不是病,不要隨便治療,不過我像一棟舊房子,經不起風雨,易于崩潰。這就說明老年人容易生病,不高度重視,及時救治,往往帶來極壞的后果。還有老年人疾病臨床上表現很不典型,往往癥狀輕而病情重,以肺炎為例,老年人患病時往往無高燒甚至不發燒,咳嗽不明顯,吐痰也少,白血球計數也可能不高,只表現為嗜睡,疲乏無力,食欲減退等,作ⅹ線檢查即可發現有病變。
2.與老年有關的保健問題
老年人最好忘掉自己的年齡:
有這么一個故事,講的是名叫哈里·利伯曼的一個美國人的事情。哈里·利伯曼于1903年自華沙移居美國紐約,74歲時退休。退休時經常去找棋友下棋以消磨時光。一晃六年多過去了,在他80歲的那一年,有一天棋友因故未來,一位女服務員就非常熱情地建議他去到畫室走一走,借畫畫消遣。畫畫,利伯曼瞧了她一眼,聳著肩膀說,我連筆都不知怎么拿,怎么可以作畫?但那位女服務員堅持說:您可以試一試嘛!
誰想到這一試,竟使他同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第二年,他又到一所美術學校的成人班學習了兩個半月。以后作畫4年,利伯曼獲得社會上的好評,不久他便成為美國一位名畫家。他用了20年時間(自81歲到101歲)畫了許多幅畫。聲望很高的洛杉磯美術館為他舉辦了22次個人畫展。他在101歲高齡時,還能在畫架上工作14~16個小時。他從不想自己有多大歲數,而總是想能取得什么成就。
這個故事又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人到老年時,最好忘記自己的年齡,因為這樣做的好處是,他不至于變得消沉、變得經常唉聲嘆氣他說:年過花甲了,老了,老成為束縛一部分老年人生活的繩索。在這條繩索下,他們過著茍延殘喘的生活。有的老年人總認為已進入風燭殘年,好像時時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因此,老年人最好忘記自己的歲數,以哈里·利伯曼為榜樣,以積極進取的姿態,力求老有所為。其實,年過七十現在已是平常的事,人生百歲也不足為奇。我們為何只因一個老字,就止住了向人生終點沖刺的腳步呢?當然每個老年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在老有所為上應有所差異,但有一點應是共同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應該盡可能地去為社會做點貢獻,這樣才活得有價值。古人所云: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這是很值得我們每個人借鑒的一句名言。
1.體質特點
2.與老年有關的保健問題
老年人要消除恐病癥
老年人不要忘了活到老,學到老
老年人必須要把安全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
老年人如何使用和保護假牙
老年人要警惕旅游中猝死
1.體質特點
人進入老年時期,天癸數窮,體質自然有所變化。如《養老奉親書·戒忌保護》認為高齡老人氣血漸衰,真陽氣少,精血耗竭,神氣浮弱,因而老人疾病常具有同病多發的特點,也就是說在同一病人身上往往出現多種病理變化。像飲食所傷,除脾胃首當其沖外,還會牽連肝、腎,以致氣血、筋骨怯弱難支。因此,老年病辨證多虛,但又不完全是虛。一般都認為老年多氣血虧虛,或陰虛陽亢,或陰陽兩虛?捎袝r也有虛中夾實,正虛邪實,甚至還有正不虛而邪實的。其次,老年人許多征象是老,不是病,如老年人行動遲緩,思維減退,耳不聰,目不明,飲食不香,睡眠多夢等現象,這只能說是老的狀態,不能說是病,但整個機體和臟腑器官,氣血營養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變,又不能單純認為是老,所以說又是病。著名老中醫蒲輔周曾說:我現在無論是精神、體力都不如健康人,但這是老不是病,不要隨便治療,不過我像一棟舊房子,經不起風雨,易于崩潰。這就說明老年人容易生病,不高度重視,及時救治,往往帶來極壞的后果。還有老年人疾病臨床上表現很不典型,往往癥狀輕而病情重,以肺炎為例,老年人患病時往往無高燒甚至不發燒,咳嗽不明顯,吐痰也少,白血球計數也可能不高,只表現為嗜睡,疲乏無力,食欲減退等,作ⅹ線檢查即可發現有病變。
2.與老年有關的保健問題
老年人最好忘掉自己的年齡:
有這么一個故事,講的是名叫哈里·利伯曼的一個美國人的事情。哈里·利伯曼于1903年自華沙移居美國紐約,74歲時退休。退休時經常去找棋友下棋以消磨時光。一晃六年多過去了,在他80歲的那一年,有一天棋友因故未來,一位女服務員就非常熱情地建議他去到畫室走一走,借畫畫消遣。畫畫,利伯曼瞧了她一眼,聳著肩膀說,我連筆都不知怎么拿,怎么可以作畫?但那位女服務員堅持說:您可以試一試嘛!
誰想到這一試,竟使他同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第二年,他又到一所美術學校的成人班學習了兩個半月。以后作畫4年,利伯曼獲得社會上的好評,不久他便成為美國一位名畫家。他用了20年時間(自81歲到101歲)畫了許多幅畫。聲望很高的洛杉磯美術館為他舉辦了22次個人畫展。他在101歲高齡時,還能在畫架上工作14~16個小時。他從不想自己有多大歲數,而總是想能取得什么成就。
這個故事又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人到老年時,最好忘記自己的年齡,因為這樣做的好處是,他不至于變得消沉、變得經常唉聲嘆氣他說:年過花甲了,老了,老成為束縛一部分老年人生活的繩索。在這條繩索下,他們過著茍延殘喘的生活。有的老年人總認為已進入風燭殘年,好像時時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因此,老年人最好忘記自己的歲數,以哈里·利伯曼為榜樣,以積極進取的姿態,力求老有所為。其實,年過七十現在已是平常的事,人生百歲也不足為奇。我們為何只因一個老字,就止住了向人生終點沖刺的腳步呢?當然每個老年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在老有所為上應有所差異,但有一點應是共同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應該盡可能地去為社會做點貢獻,這樣才活得有價值。古人所云: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這是很值得我們每個人借鑒的一句名言。
[3] [4] [5] [6]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