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藥學的發展第 3 頁
3.土落草。"土落草,味甘,溫,無毒。主腹冷疼氣痃癖,作煎酒,亦搗絞汁溫服。葉細長,生嶺南山谷,土人服之,以辟瘴氣。"
4.石藥。"石藥,味苦寒,無毒,主折傷內損淤血,止煩悶欲死者,酒消服之。南人毒箭中人,及深山大蝮傷人,速將病者當項上十字厘之,出血水,藥末敷之,并敷傷處。當上下出黃汁數升,則悶解。但人重之,以竹筒盛,帶于腰,以防毒箭。亦主惡瘡,熱毒癰腫,赤白游風,痿蝕等瘡,并和水敷之。出賀州山內石上。"
此外,《本草拾遺》還收入了許多產自嶺南地區的藥物,如雞腸菜、含春藤、赤翅蜂、獨腳蜂、枸櫞、無風自動草、草鞋根、黃龍須、骨碎補、麂目、牛白 藤、芍藥、金釵股等。
五代李殉的《海藥本草》記錄有壯族地區藥物lO0多種,如荔枝、零陵香、釵子股、君遷子、蛤蚧、人肝藤等。特別是其中對壯藥蛤蚧的記載尤詳:"蛤蚧,俚人采之,割剖以竹開張,曝干鬻于市。力在尾,尾不全者無效,使人用療折傷。近日西路亦出,其狀雖小,滋力一般,無毒,主咳嗽,并宜丸散中使。凡用,炙令黃熟后,搗,口含少許,奔走令人不喘者,是其真也。"記錄了壯族先民加工蛤蚧及辨別真假的經驗。
《嶺表錄異》又名《嶺南錄異》、《嶺表記》,唐代劉恂著。書中記載唐代嶺南地區的珍奇草木、魚蟲鳥獸和風土人情,還收載/。不少壯藥以及使用這些藥物的經驗。如山姜以鹽藏曝干,煎湯飲治冷氣;圣齏(牛的腸胃中已化草欲結為糞者)調以鹽姜酒內服,治過食水牛肉腹脹;鷓鴣解冶葛并菌毒;山橘子破氣、蛤蚧治肺疾、金蛇解毒、檳榔祛瘴癘、倒稔子益肌肉、羊血解野葛毒等。該書雖不是本草學專著,但其收錄的部分壯藥臨床應用經驗,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