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醫常用的治療方法第 16 頁
醫生診斷清楚病情,選用一個或多個穴位,將艾揉成苞谷籽大的圓形小體,根據病情艾團可大可小,艾大者約如棗核,小者如麥粒,在選好的穴位上搽點鹽水或清水,將艾團旋轉于上,以火燒艾尖端,邊燒邊吹,并用手在艾團旁輕輕摸搽皮膚,用來分散病者的注意力以消除其緊張情緒,待艾絨將燒盡,思者劇烈疼痛時,醫生即用拇指在腹部摸點水速壓在燒盡之艾團上,稍壓片刻,為一焦,這叫直接灸;亦有醫生用一片薄姜片放在穴位上,將艾團置姜上燒,這叫姜火;還有的用大蒜切成薄片,放在穴位上,置艾團于蒜上面燒,叫隔蒜灸;有的在穴位上放點鹽末,再放艾團燒,叫隔鹽灸。如克膝老痛燒鬼眼穴,頭痛燒八封穴、太陽穴等,肚子氣痛燒足三里、中脘穴等。
天灸(藥灸)
藥物:用刺激性藥,如威靈仙、毛莨葉、野棉花等。
將上述藥適量,搗爛敷關節疼痛處或穴位上,使敷處發泡而達到止痛的作用。治倒拐子冷痛,用上藥一味或二味適量,搗爛敷在疼痛處,待2至3小時后取掉藥,貼敷處可能會引起一些泡,泡消后冷痛逐漸減輕。
燒灸法
醫生用澆酒或藥酒浸棉布裹在關節疼痛處,約10分鐘左右取下棉布,將棉布點燃后搽揉患處,反復10余分鐘。如腳背痛,用棉布蘸藥酒搽燒腳背。
燒灸法多用于慢性勞傷病、著涼、咯吼、紅眼病、瘡癤、長瘍子、坐小月而致的肚子痛、腰痛、腦殼痛、骨節痛、風氣腫痛、屙肚子、昏倒等疾病。燒灸后忌食生冷、腥臭發物,包括雄雞、鯉魚、蝦子、豬娘肉、豬牯子肉、羊肉、酸菜等;不洗冷水臉、澡,燒處不要摸搽。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