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醫學理論體系第 6 頁
人與自然、社會是對立統一的整體,人體本身也是有機整體,人體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只有保持協調和平衡才能維持健康,如果太過和不及,就會破壞相對的平衡而發生各種疾病。《東醫壽世保元》稱:“脾胃水谷、風寒暑濕觸犯者為病”,“愛惡所欲、喜怒哀樂偏著者為病”,“嬌奢、懶怠、偏急、貪欲都減壽”;《東醫四象診療醫典》記載了飲食傷、勞役傷;《四象金匱秘方》記載了打仆傷、蟲獸傷和酒、色、毒、蟲等。概括起來,朝醫學的病因學有“”四淫”、“四情”、“四心”、“四邪惡”、“四毒”、“四傷”。
四淫:即風、寒、暑、濕。《東醫四象診療醫典》認為:風是空氣受寒熱影響漲縮而形成之流動而言,是自然氣候,然而一旦過激則變成無形之邪氣,成為致病之源,這就是風邪;寒則冬季之立氣,人體感寒則出現溫度放散,體表皮膚緊張而發熱,體內腸胃停水難運,是為寒邪;暑指夏月相火之令,若暑邪傳入肺胃則引起汗出而喘,煩渴多言,倦怠少氣或下血發黃生斑等癥;若傳犯心包,隨血入腦則引起四肢搐溺,不省人事等癥,是為暑邪;濕是重濁有質之邪,分為外感和內生,因起居不慎而濕氣從皮膚傳入者曰外濕;因飲食不節而脾受損,運化失常成濕者叫內濕。雖外感重,內傷輕,但其重證者,外感必漸入臟腑,內生漸進經絡,是為濕邪。
四情:即喜、怒、哀、樂。《東醫壽世保元》稱:“愛惡所欲,喜怒哀樂偏著者為病”;“太陽人哀心深著則傷表氣,怒心暴發則傷里氣”;“少陽人怒性傷口、膀胱氣,哀情傷胃和大腸氣”;“少陰人樂性傷目、膂氣”,“喜情傷脾、胃氣”;“樂情傷脾、胃脘氣”。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