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族概況第 2 頁
據1890年9月統計,在黑頂子、東五道溝、琿春、南崗所轄23個社,有墾民1883戶、熟地9365坰。據《東三省記略》,1894年和龍峪撫墾局(改越墾局為撫墾局)管轄的四堡39社,共有4308戶,墾民20899人,共丈報熟地15400余坰。這時,朝鮮族農民已沖破專墾區界限,遷移到布爾哈通河、嘎呀河北部和西部地區。據統計,1907年延吉廳境內朝鮮族有5萬余戶,其中漢族不到四分之一。1916年延邊地區總人口達264982人,其中朝鮮族占20多萬人。1921年達32萬人,1931年達40萬人,1943年達63萬人,占延邊人口總數的75%。另外,19世紀30年代,境外朝鮮人民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受政治上的壓迫和經濟上的剝削日益加劇,大批難民坐船進入俄羅斯和我國的黑龍江省和遼寧省,使全國朝鮮族人口達200萬人。
在清末、民國初,延邊地區的各族人民,尤其是朝鮮族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雙重苦難。為此,各族人民團結起來,英勇反抗,譜寫了一曲反帝反封建的光榮歷史。1949年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延邊各族人民在省、州委的領導下,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發生了一系列的深刻變革。
首先,1952年9月3日,根據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成立了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1955年4月,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據我國第一部憲法的規定,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將延邊自治區改為自治州。近40多年來,延邊朝鮮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道,在吉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了各族人民的團結,把延邊地區初步建設成了安定團結,經濟繁榮,邊防鞏固的模范自治州。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