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動病,暈動病
【概述】
暈動病(motion sickness)即暈車病、暈船病、暈機病和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搖擺、顛簸、旋轉、加速運動等所致疾病的統稱。
【發病機制】
暈動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與影響前庭功能有關。前庭器的內耳膜迷路的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是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線運動,三個半規管毛細胞感受旋轉運動。當囊斑或毛細胞受到一定量的不正常運動刺激所引起的神經沖動,依次由前庭神經傳至前庭神經核,再傳至小腦和下丘腦,因而引起一系列以眩暈為主要癥狀的臨床表現。前庭受刺激后影響網狀結構,引起血壓下降和嘔吐。前庭神經核通過內側縱束纖維至眼肌運動核引起眼球震顫。小腦和下丘腦受神經沖動后引起全身肌肉張力改變。暈動病與視覺可能有一定關系。例如,當人們凝視快速運動或旋轉的物體時也同樣可引起本病。小腦受刺激亦可能為本病的又一機理。此外,高溫、高濕、通風不良、噪音、特殊氣味、情緒緊張、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饑餓或過飽、身體虛弱、內耳疾病等均易誘發本病。
【臨床表現】
本病常在乘車、航海、飛行和其他運行數分鐘至數小時后發生。初時感覺上腹不適,繼有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可有血壓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顫。嚴重嘔吐引起失水和電解質紊亂。癥狀一般在停止運行或減速后數十分鐘和幾小時內消失或減輕。亦有持續數天后才逐漸恢復,并伴有精神萎靡、四肢無力。重復運行或加速運動后,癥狀又可再度出現。但經多次發病后,癥狀反可減輕,甚至不發生。
本病應與內耳眩暈病、前庭神經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說明】
發病時患者宜閉目仰臥。坐位時頭部緊靠在固定椅背或物體上,避免較大幅度的搖擺。環境要安靜,通風要良好。同時可選用抗組胺和抗膽鹼類藥物,常用有如下一些:
1.氫溴酸東莨菪鹼(scopolamin hydrobromide),0.3~0.6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口干、嗜睡、視力模糊。青光眼忌服。
2.茶苯海明(暈海寧、乘暈寧,theohydramin),每次口服25~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嗜睡。
3.鹽酸倍他司汀(抗眩啶)每次口服4~8mg,每日3次。
4.鹽酸美克洛嗪(敏克靜meelizine hydrochlori-de),每次口服25mg,每日3次。副作用嗜睡、視力模糊、口干、疲乏。
5.其他如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氯丙嗪、地西泮(安定)等止吐劑和鎮靜劑亦可酌情使用。
易患本病的患者,應積極尋找誘發原因,并加以避免。在旅行前11/2~1小時先服用上述藥物一次劑量,可減輕癥狀或避免發病。
暈動病(motion sickness)即暈車病、暈船病、暈機病和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搖擺、顛簸、旋轉、加速運動等所致疾病的統稱。
【發病機制】
暈動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與影響前庭功能有關。前庭器的內耳膜迷路的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是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線運動,三個半規管毛細胞感受旋轉運動。當囊斑或毛細胞受到一定量的不正常運動刺激所引起的神經沖動,依次由前庭神經傳至前庭神經核,再傳至小腦和下丘腦,因而引起一系列以眩暈為主要癥狀的臨床表現。前庭受刺激后影響網狀結構,引起血壓下降和嘔吐。前庭神經核通過內側縱束纖維至眼肌運動核引起眼球震顫。小腦和下丘腦受神經沖動后引起全身肌肉張力改變。暈動病與視覺可能有一定關系。例如,當人們凝視快速運動或旋轉的物體時也同樣可引起本病。小腦受刺激亦可能為本病的又一機理。此外,高溫、高濕、通風不良、噪音、特殊氣味、情緒緊張、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饑餓或過飽、身體虛弱、內耳疾病等均易誘發本病。
【臨床表現】
本病常在乘車、航海、飛行和其他運行數分鐘至數小時后發生。初時感覺上腹不適,繼有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可有血壓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顫。嚴重嘔吐引起失水和電解質紊亂。癥狀一般在停止運行或減速后數十分鐘和幾小時內消失或減輕。亦有持續數天后才逐漸恢復,并伴有精神萎靡、四肢無力。重復運行或加速運動后,癥狀又可再度出現。但經多次發病后,癥狀反可減輕,甚至不發生。
本病應與內耳眩暈病、前庭神經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說明】
發病時患者宜閉目仰臥。坐位時頭部緊靠在固定椅背或物體上,避免較大幅度的搖擺。環境要安靜,通風要良好。同時可選用抗組胺和抗膽鹼類藥物,常用有如下一些:
1.氫溴酸東莨菪鹼(scopolamin hydrobromide),0.3~0.6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口干、嗜睡、視力模糊。青光眼忌服。
2.茶苯海明(暈海寧、乘暈寧,theohydramin),每次口服25~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嗜睡。
3.鹽酸倍他司汀(抗眩啶)每次口服4~8mg,每日3次。
4.鹽酸美克洛嗪(敏克靜meelizine hydrochlori-de),每次口服25mg,每日3次。副作用嗜睡、視力模糊、口干、疲乏。
5.其他如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氯丙嗪、地西泮(安定)等止吐劑和鎮靜劑亦可酌情使用。
易患本病的患者,應積極尋找誘發原因,并加以避免。在旅行前11/2~1小時先服用上述藥物一次劑量,可減輕癥狀或避免發病。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