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搓法:是用雙手在肢體上相對用力進行搓動的一種手法。其作用力可達肌肉、肌腱、筋膜、骨骼、關節囊、韌帶等處。強度輕時感覺肌肉輕松,強度大時則有明顯的酸脹感。頻率一般30- 50次/分左右,搓動速度開始時由慢而快,結束時由快而 慢。搓法有掌搓和側掌搓兩種。 搓法的主要作用是疏散經絡,調和氣血,通利關節,松弛肌肉,消除疲勞等。 4.提法:提法是指醫者用雙手對按而向上提,或雙手按于施治部位使勁向上 (反方向)提,或垂手拿起的手法。在臨床分為頓提法和端提法兩種。 (1)頓提法 患者正坐。醫者立于患例,囑患肢抬舉過頭并伸直(手 心向內),醫音的左手握食指、拇指,右手握無名指、中指、小指,先緩慢導引放松局部,再使勁上提3次,每提1次關節可發出1次彈響。但操作時避免使用暴力。 (2)端提法 患者正坐。醫者立于患者背后,雙手虎口置于患者同側 耳垂下,拇指于耳后高骨處,食指于下頜角緣,置準貼實后,雙手同時用力向內合立并向上提。但施本法時,必須注意雙手虎口必須對準患者同側耳垂下后側,并將患者頭部卡于兩手之中,同時應嚴密觀察患者,切勿壓及頸總動脈,造成危險。
5/7 首頁 上一頁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