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牽抖類 有抖法、引伸法等。 1.抖法:是抖動身體的一種方法,也是屬于被動運動按摩。操作時握住患者遠端,在牽拉的同時做上下,或左右的 抖動。即象抖動繩子一樣用柔勁來抖動肢體,使肢體隨著抖動的力量似波浪樣的起伏。根據(jù)不同部位、不同疾病,抖動的次數(shù)也不同。抖法一般多應用于腕、上肢、下肢和腰部。圖38。此法的力量作用于肌肉、關節(jié)、韌帶,具有舒展筋骨、滑利關節(jié),消除疲勞、整復和恢復解剖位置的異常。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采用抖法來進行治療。 2.引伸法;是在肌肉放松時被動地牽伸關節(jié)的一種方法。本法屬于特殊的被動性運動按摩。此種方法的作用力,可使關節(jié)發(fā)生一時性超過正常生理活動幅度的運動。這種操作技巧較難,要順勢而行,使引伸的動作有勁而不蠻,幅度大而不野,達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程度。引伸法可有上肢引伸、下肢引伸、腰部引伸等多種。圖40。引伸法的治療作用,是牽伸關節(jié)攣縮,糾正關節(jié)錯位,增強肢體的活活動能力等。 五、運動類 有屈伸法、搖法、板法、背法。 1.屈伸法:是對有活 動障礙的關節(jié),幫助其伸 展和屈曲波動活動的一種方法、屈伸法也可稱展法或伸展法,屬于被動運動按摩。此法必須順其勢,不可用暴力,伸展力要作用在引起關節(jié)攣縮的軟組織上,以克服其牽拉力,利用反向作用力而使關節(jié)活動范圍加大。運動的方向要按各關節(jié)正常的運動方向和角度進行。在活動時一定要用緩慢、均衡、持續(xù)的力量慢慢加大其可能屈伸的幅度,并在此幅度范圍內連續(xù)活動,使其逐漸增加同伸活動的角度。當屈伸到最大角度后要固定1-2分鐘,然后再慢慢放松還原。如此反復數(shù)次。此法在操作時要注意病人的體位,應置于能使被運動的關節(jié)達到充分活動,并保證被按摩者不會因疼痛的閃躲而發(fā)生異外的體位。伸展法適用于人體各個關節(jié)。 屈伸法的作用是松解粘連,滑利關節(jié),增加肢體活動能力等。
6/7 首頁 上一頁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