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歷史第 4 頁
。ǘ┎瓒Y
朱權《茶譜》載:"童子捧獻于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日: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點茶道注重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且禮陳再三,頗為嚴肅。
。ㄈ┎杈
點茶道對飲茶環境的選擇與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靜、清靜。令詩有"果肯同嘗竹林下",蘇軾詩有"一甌林下記相逢",陸游詩有"自挈風爐竹下來","旋置風爐清樾下。"朱權《茶譜》則記:"或會于泉石之間,或處于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
(四)修道
《大觀茶論》載:"至若茶之有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之。""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號",附圖及贊語。以朝迕職官命名茶縣,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涵,而贊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贊有"上應列宿,萬民以濟,稟性剛直。"金法槽(茶碾)贊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石轉運(茶磨)贊有"抱堅質,懷直心。啖嚅英華,周行不怠。"胡員外(茶瓢)贊有"周旋中規而不逾其問,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羅樞密(羅合)贊有"凡事不密則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揚之。"宗從事(茶帚)贊有"孔門子弟,當灑掃應付。"陶寶文(茶盞)贊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湯提點(湯瓶)贊有"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竺副帥(茶筅)贊有"子之清節,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多。"
朱權《茶譜》序日:"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將有裨于修養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為物,可以助詩興而云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盧仝吃七碗,老蘇不禁三碗,予以一甌,足可通仙靈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內煉之功。助詩興,倍清淡。探虛玄大道,參天地造化,清心出塵,一甌通仙。
趙佶、朱權貴為帝王,親撰茶書,倡導茶道。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賦予了茶清、和、淡、潔、韻、靜的品性。
綜上所述,點茶道蘊釀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紀中葉[北宋]時期發展成熟。點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亡于[明代]后期,歷時約六百年。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