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夫茶道第 3 頁
二、愛心的表現
——茶是高尚的禮物,它具有敬愛、慈愛、恩愛和友愛的意味。唐宋以后歷代獻給皇帝的貢茶,除了供應宗廟祭祀,宮廷飲用之外,還有分賜高級臣僚的慣例。領到這種賞賜的都感到非常榮耀。宋王禹稱《龍鳳茶》詩有句云“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愛惜不嘗唯恐盡,除將供奉白頭親。”他飲到了賜茶不甘喝完,還要帶回去給父母親嘗。宋侮堯臣《七寶茶》詩有句云:“啜之始覺君恩重,休作尋常一等夸。”宋蔡襄《北苑茶》句云:“先嘗只一人”,“休殊恩賜近臣。”大臣們領到這些賜茶,還要上表謝恩。柳宗元、劉禹錫都曾寫過這種謝表。劉禹錫《代武中丞謝新茶表》云:“臣某言。中使竇國晏奉宣圣旨,賜臣新茶一斤。光臨私室。恭承慶賜,跪啟緘封。伏以方隅入貢,采額至珍,自遠奉來,以新為貴,捧以觀妙,飲以滌煩,顧蘭露而慚芳,豈柘漿而齊味。既榮凡口,倍切丹心”。
——至于歷代良朋益友,千里寄贈,情深誼厚,詩詞相答,更是多到數不清。唐人李群玉句云:“客有衡山隱,遺余石廩茶。”曹郵句云:“半夜招僧至,孤吟時同烹。”薛能句云:“千慚故人意,此惠勝丹砂。”又云:“粗官寄與真拋卻,賴有詩情合得嘗。(寄給我這粗官真是糟踏,幸好有點詩情才堪品嘗。)徐夤句云:“分贈思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宋歐陽修《送龍茶與許道人》云:“我有龍茶古蒼壁,九龍泉深一百尺。憑君汲井試烹之,不是人間香味色。”趙詩云:“越芽遠寄入都時,酬唱珍夸萬見詩。”文與可詩云:“玉川(盧全)喉吻澀,莫厭寄來頻。”王全句云;“故人有意真憐我,靈(茶)封題寄柴門。”蘇東坡句云:“明月(團茶)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杭州)春。”黃山谷句云:“劉侯惠我龍團壁(團茶),上有雌雄雙鳳跡,”清鄭板橋《家州太守贈茶》云:“頭綱八餅建溪茶,萬里山東道路賒。此是蔡(蔡襄)丁(丁謂)天上貢,何期分賜野人家。”像這類的詩不知有多少,這里只是抄錄一點點,名茶佳句相得益彰,真是又親愛,又高尚。我們潮汕人愛飲茶,至今社交往來,又中多以名茶互相饋贈。這種人際關系,何等清芬高潔!
——傳說蘇東坡和他的門生兼朋友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最友每當他們來訪,輒呼童烹他最珍貴的茶“密云龍”。日久,家人聽到呼“密云龍”,便知是四學士來訪。潮人素好客,對于德高望重的碩學鴻儒,摯交好友,遠素近鄰,不論長幼,造門訪問,必用工夫茶相饗,以表達愛心和敬意。舊俗婚姻,聘金之外,還有茶儀茶包。新婦過門,一定要向公婆和其他長輩跪敬清茶。
三、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沖工
——茶本身是高潔的。它生長于明山秀水,云霧迷蒙之間。山水的精華正氣,詩情畫意,都被茶所吸收了。采茶一般是農村少女,她們纖指飛梭,動作優美。藝術家們把它提高為舞蹈。配以音樂歌唱,成為民問小戲采茶劇。樂人亦以之入詩,如明末廣東番禺詩人屈大均采茶詩云:“二月采茶茶發芽,姐妹雙雙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論多少早回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繡手巾。兩頭繡出茶花朵,中央繡出采茶人。”,“四月采茶茶葉黃,三角田中使牛忙。使得牛來茶已老,采得茶來秧又長。”
——茶葉摘下來后,又經過制茶師傅精巧的制作,然后裝進密不透氣的錫筒、陶罐,一打開來就清香撲鼻。
——古人飲茶皆搗末為團餅,如龍鳳團及現今邊疆民族所飲用之磚茶、沱茶,煮茶時掰取一定數量碾碎投入湯中。到了南宋才開始有點茶的飲法,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釋點茶云:“《通俗篇》二七,撮泡茶條;《禪寄筆談》:杭俗用細茗置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攝泡,即點茶也。”米黻《將之苕溪戲作》:“嫩傾惠泉水,點盡壑源茶”;宋伯仁《久坐》寺:“瓶笙聲末絕,更點土山茶。”姬翼《一剪梅》詞:“客至何妨不點茶,相忘交結,冷淡生涯”;《董西廂》:“只怕我今宵瞌睡呵,先點建溪茶。”這個點茶(撮泡茶)法首先起于南宋的杭州,至元代而盛行,擴及全國,為工夫茶的濫觴。
——《紅樓夢》載賈寶玉夸口說:他能將一套竹根懷中的茶都吃下時,妙玉嘲笑他說:“你雖吃得了,也沒這些茶讓你糟踏。豈不聞一懷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懷便是飲驢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