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飲食養生文化第 2 頁
五果即桃、李、杏、栗、棗等,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來源,其中的維生素、纖維素、有機酸、礦物質等對人體健康甚為重要,對某些疾病亦有一定食療作用。素有“仙品”、“壽果”之稱的桃可謂一身是寶,桃味甘微酸,性溫,具有斂肺止汗、活血消積等功效,常被人們用作治療虛勞咳嗽、高血壓動脈硬化者的佐食;桃肉中含鐵量較高,可防治因缺鐵引起的貧血。桃仁提取物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并對肝硬化、肝纖維化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桃仁中所含苦杏苷的水解產物還對癌細胞有協同破壞作用。桃花中含有萘酚,能除水氣、消腫滿;桃花亦能導瀉而對腸壁無刺激作用。栗子則是老年人的保健佳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可有效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還能防治骨質疏松、腰腿酸軟、筋骨疼痛等,有效延緩人體衰老。
五畜即牛、羊、豕(豬)、雞、犬等,是人體優質蛋白質的供應者,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并能供給鐵、銅、鋅等微量元素。較之英美等發達國家,我國居民更偏向于素食為主,其膳食中的脂肪能量存在不足,因此適當增加肉食當有益處。狗肉味甘咸,性溫熱,具有安五臟、暖腰膝、益腎壯陽、補益胃氣的作用,現代研究還發現狗肉能夠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消化吸收。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食品竹笥中發現,用于記載各種肉羹的竹簡有29枚,尤其以狗肉羹最多。稻米熬粥后加入狗肉末制成狗肉羹,是漢代人特別喜愛的食品。此外,各種肘子亦是竹笥所藏肉類食物當中的重頭戲,西漢人對豬肘、牛肘、羊肘、狗肘都很喜歡。而今肉類食物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加上其特有的適口性和咀嚼性,亦成為百姓餐桌上的主材,并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蔬菜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可以減少或阻止膽固醇等物質的吸收;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鐵、鈣、磷等,能滿足人體各時期生長發育需要;含有大量生理活性物質,有利于維持和加強機體功能。民諺有“白菜豆腐保平安”的說法,看似平凡廉價的大白菜,因富含維生素C、鈣質以及纖維素,可以增進食欲、通腸排便、消除瘀血,起到預防痔瘡的作用,并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大白菜中還含有微量元素鉬,能阻斷致癌物質亞硝酸,還另含一種能幫助分解雌激素的酶,可減少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大白菜的根、莖、葉、籽都可入藥治病,譬如白菜根莖單獨煮水外洗就是治療凍瘡的妙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