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習俗養生小常識第 2 頁
浴蘭湯 發汗退熱 祛風除濕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為俗。所以端午節也叫“浴蘭節”。人們多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夏公旭介紹說,端午藥浴屬于中醫外治法的一種,主要是將單味中藥或復方中藥水煮,濾渣取液,調至適當溫度,浸泡雙腳或全身,借浴水的溫熱之力及藥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竅開放,起到發汗退熱、祛風除濕、溫經散寒、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疏通經絡、祛瘀生新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飯前飯后30分鐘內不宜進行藥浴。高熱大汗、高血壓病、主動脈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傾向等患者也不宜使用。對于年老和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單獨藥浴,應有家屬協助,而且時間不宜過長。
斗百草 緩解壓力 活動關節
梁朝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戲。”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觀兒戲》詩中更是描繪了斗百草的樂趣:“弄塵或斗草,盡日樂嬉嬉。”那么,斗百草到底是怎么斗的呢?從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群嬰斗草圖》中可以看出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多為車前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狀并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這種游戲不但能增加童趣,而且不經意間放松了工作的壓力。”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運動保健咨詢門診李靖教授介紹說,在互相拉葉莖的過程中,手指關節都得到了較有力度的鍛煉,有助于防治“鼠標手”。而拉斷枯葉葉莖的過程中,有助于發泄心中壓抑的煩躁情緒,進而緩解煩躁易怒等癥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