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防寒容易出現的錯誤第 2 頁
錯誤五、減少運動
冬季由于氣候寒冷,人們多不愿外出運動。其實,越是寒冷,越應多多運動,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最好辦法,還可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正確做法:冬季也要堅持鍛煉,可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也可選擇室內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齡球等。
錯誤六、緊閉門窗
冬季關上門窗睡覺,的確會減少空氣對流,使室內溫度上升,但由此帶來的空氣不流通危害更大。據專家介紹,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500余種化學物質,其中從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種,其結果是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對呼吸道有影響,因而那些閉窗貪睡的人經常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正確做法:不要因為外面天寒地凍就整天緊閉門窗,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冬季應每天開窗2~4次,每次10分鐘左右。尤其是病人的住所更應注意經常通風。
錯誤七、喝酒防寒
喝酒后,由于外周血管如皮膚內的微血管廣泛擴張,熱量通過皮膚向外散發,所以人們會感覺到皮膚溫熱。但是,酒精畢竟不同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質,它產生不了多少熱量,所以喝完酒后,由于機體這種不正常的散熱會使熱量大量丟失,溫和的感覺最終會被寒冷所代替。因此,喝酒是不能御寒的,只會越喝越冷。
正確做法:我國有一句老話:“飯后暖,酒后寒。”說的就是白酒。在酒類中,有御寒效果的是黃酒,尤其是溫飲黃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的刺激,預防感冒。
錯誤八、室溫過高
室溫超過22℃,身體會出現不適。溫度高導致室內干燥,人體呼吸系統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急性咽喉炎等。對于需要頻繁外出的人來說,室溫過高,還會造成人為的室內外溫差大,使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突然發作的概率。對于抵抗力差的老人,更會引起肺炎等。另外,室溫升高,人體耗氧量增加,容易疲勞昏睡。
正確做法:室溫在18~22℃之間比較適宜。室溫偏高時,要增加室內濕度,在室內放一盆水及植物,也可用加濕器。窗戶要適當通風,每次開窗不少于30分鐘。平時多喝開水,多吃水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