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防“三滯”第 2 頁
對于虛寒體質不適合吃“苦”的人如何預防食滯呢?大家可以試試按摩。比如每天下午1~3點這個時間段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消化的效果最好。這是因為此時段小腸經經氣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腸吸收,能促進消化。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經常按摩肚腹,能協調脾胃,調和五臟六腑氣血運行,促進肚腹血液循環,有提神、補氣、添精等作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稍用力緩緩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結腸部)可稍稍加力。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操作2次,以腹部溫熱、舒適感為佳;如治療食積、腹脹、便秘等,則不拘時間,次數和力量可適當加重,以腹部腸鳴、排氣排便為佳。
調息靜心防情滯
夏至之后大家的工作更加繁忙,再加上這個時間段的天氣時而炎熱、時而悶熱、時而濕熱,人的情緒也難免會受到影響,因為濕度會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尤其是悶熱和濕熱的環境導致神經系統不穩定,因此人們在夏季很容易出現心煩躁怒、焦躁不安、情緒起伏大等情緒變化,這時很容易就患上焦慮癥,讓不良情緒停滯,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因此在夏季讓情緒穩定下來,格外重要。
三國時期的著名養生家嵇康在其所著的《養生論》中對預防炎夏的“情滯”有自己精辟的見解,他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這段話的核心意思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心靜自然涼”。
中醫專家介紹說,夏季讓心靜下來可以試試練習中醫經典健身氣功六字訣。六字訣是南北朝時期梁代養生家陶弘景正式提出的,他在《養性延命錄》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氣,吐氣有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絲,皆出氣也。”六字訣中的呵字決適宜夏季練習防治心病,緩解焦躁情緒。本功法對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癥,有一定療效。練功時,注意加添兩臂動作,這是因心經與心包經之脈都由胸走手。念呵字時,兩臂隨吸氣抬起,呼氣時兩臂由胸前向下按,隨手勢之導引直入心經,沿心經運行,使中指與小指尖都有熱脹之感。應注意念呵字之口型為口半張,腮用力,舌抵下腭,舌邊頂齒。亦要連作六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