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時令疾病 第七節 小兒暑溫第 13 頁

[預防護理]
一、預防
蚊子是傳播乙腦病毒的主要中間宿主。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防蚊滅蚊是預防乙腦的重要措施。及時接種乙腦疫苗。
二、護理
盛夏季節發現高熱、抽痙、昏迷病人需密切觀察,及時采取診斷、治療措施,力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避免產生嚴重后遺癥或生命危險。病室應保持通風涼爽,嚴密觀察病兒體溫、脈搏、呼吸、神識、血壓等情況,高熱病兒應及時予以退熱降溫,昏迷、抽風病兒及時予以吸氧、吸痰、止驚處理。昏迷病兒要經常翻身,變換體位,清潔皮膚,防止褥瘡。注意補充營養,急性期宜給清淡而富營養的流汁食物,如豆漿、牛奶、西瓜水、綠豆湯、稀米湯等,水分必須充足,對不能進食者應用鼻飼,或靜脈滴注營養要素。
[文獻摘要]
《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溫病條辨·解兒難》:“暑痙,按俗名小兒急驚風者,惟暑月最多,而兼證最雜。……如夏月小兒身熱頭痛,頸項無汗,此暑兼風寒者也,宜新加香薷飲;有汗則仍用銀翹散,重用桑葉;咳嗽則用桑菊飲;汗多則用白虎;脈芤而喘,則用人參白虎;身重汗少,則用蒼術白虎;脈芤面赤多言,喘喝欲脫者,即用生脈散;神識不清者,即用清營湯加鉤藤、丹皮、羚羊角;神昏者,兼用紫雪丹、牛黃丸等;.病勢輕微者,用清絡飲之類。方法悉載上焦篇,學者當與前三焦篇暑門中細心求之。”
《溫病條辨·伏暑》:“小兒暑溫,身熱,卒然痙厥,名曰暑癇,清營湯主之,亦可少與紫雪丹。”
<< 上一頁 [11] [12] [13] [14]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