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生兒病證 第一節 胎怯第 2 頁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劑
生脈飲注射液每次1支,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靜脈滴注,1日1次。用于氣弱欲絕者。
二、西醫療法
發生青紫及呼吸困難時給予吸氧,生后前3天給予維生素K1可防止出血,生后第3天可給予復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生后第10天可給濃縮魚肝油滴劑。并發低血鈣抽搐者,立即靜脈滴注葡萄糖酸鈣。合并吸人性肺炎及其他感染時,及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預防護理]
一、預防
做好產前檢查,密切觀察胎兒生長情況。積極治療嚴重妊娠反應,預防妊娠中毒癥,糾正孕母貧血,勞逸結合,避免感染。胎兒期發現胎萎不長者,可由孕母服藥補腎培元,促進胎兒宮內發育。
二、護理
1.胎怯兒陽氣不足,應注意保暖,根據不同情況及條件采用各種保溫措施。
2.按體重、日齡計算熱量,盡量母乳喂養,喂足奶量。吞咽功能差者需靜脈補充營養液,也可采用胃管喂養。
3.保持居室空氣新鮮,一切用品均應消毒后使用,接觸患兒應戴口罩、帽子,防止感染疾病。
4.密切觀察患兒臨床表現,及時發現合并癥并加以處理。
[文獻摘要]
《小兒藥證直訣,卷上·脈證治法》:“胎怯生下面色無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無血色,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彩。
《幼科發揮·卷之一》:“胎弱者,稟受于氣之不足也。如受肺之氣為皮毛,肺氣不足,則皮脆薄怯寒,毛發不生;受心之氣為血脈,心氣不足,則血不華色,面無光彩;受脾之氣為肉;脾氣不足,則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之氣為筋,肝氣不足,則筋不束骨,機關不利;受腎之氣為骨,腎氣不足,則骨軟。此胎稟之病,當隨其臟氣求之。”
《景岳全書·卷四十.兒則上》:“生兒怯弱,必須以藥扶助之……又當看小兒元氣厚薄,厚者十無一失,薄者十五一生。然其中有死者,有不死者,則以病之所生有真偽也。凡怯弱者,宜專培脾腎為主!
[現代研究]
汪受傳.胎怯從補腎健脾證治研究.新中醫1997;29(7):10
胎怯辨證當從腎脾兩虛著手。研制了補腎健脾的助長口服液,用于治療胎怯患兒,收到促進生長發育的良好效果。通過臨床及動物實驗,表明胎怯腎脾兩虛的本質與垂體-腎上腺軸、甲狀腺等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胎怯豚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皮質醇、生長激素、胃泌素分泌減少,胎怯患兒血清T3值低下而T4值偏高,經服助長口服液后,有使以上激素水平趨于正常的作用。從腎脾兩虛辨證治療胎怯不僅顯著促進了患兒生長發育,實驗研究也說明補腎健脾對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和消化系統的內分泌激素水平具有調整作用。
姚石安.中醫治療胎兒宮內生長遲緩需注意什么?中醫雜志1995;36(11):694胎萎不長臨床辨證雖有氣血不足、脾腎虛損不同,總的治則以益氣血、滋化源而固養胎元為主。臨床觀察表明,以益氣補腎、活血化瘀方(黃芪30g,人參6g.仙靈脾、狗脊、當歸各15g,菟絲子18g,川芎12g,紅花10g)有改善不勻稱型宮內生長遲緩作用,這與改善胎盤功能、防止母血濃縮、改善妊娠期母體血循環有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