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六章 理血類第 3 頁
桃子(《日用本草》)
【基原】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果實。
【異名】桃實。
【性味歸經】甘、酸,溫。入肝、大腸經。
【功效】生津,潤腸,活血,止喘,降壓。
【應用】
1.夏日口渴,便秘(包括老年人體虛與腸燥便秘),痛經,閉經者,均宜食。(經驗方)
2.虛勞喘咳:鮮桃三個,削去外皮,加冰糖30g,隔水燉爛后去核,每天一次。(《藥用果品》)
3.高血壓:鮮桃去皮、核吃,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2個。(《藥用果品》)
【使用注意】
因其性溫,多食容易使人腹脹并易生癰癤。
【現代研究】
本品含鉀量較高,適宜于有水腫的病人,作為服利尿藥時的輔助食物。
【按語】
桃子一般鮮食或作脯食。因其有緩和的活血化瘀作用,故婦女經期時宜食。少女在月經初潮后一段時間,往往月經尚未正常來潮,可多吃些桃或桃脯,對因過食生冷而引起痛經者更宜。
【參考文獻】
1.崔禹錫《食經》:“養肝氣。”
2.《滇南本草》:“通月經,潤大腸,消心下積。”
3.《隨息居飲食譜》:“補心活血,生津滌熱。”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