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六章 理血類第 2 頁
慈菇(《本草綱目》)
【基原】為澤瀉科植物慈菇的球莖。
【異名】茨菇。
【性味歸經】苦、甘,微寒。入心、肝、肺經。
【功效】潤肺止咳,通淋行血。
【應用】
1.肺虛咳血:生慈菇數枚,去皮搗爛,蜂蜜米泔同拌勻,飯上蒸熟,熱服效。(《滇南本草》)
2.淋濁:慈菇300g,加水煎服。(《食物與治病》)
3.產后血閉,胎衣不下:慈菇搗汁蒸服。(《實用中醫營養學》)
【按語】
本品富含維生素B、淀粉。蛋白質含量高于荸薺。此外尚含有磷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皮棕褐色有澀麻味,一般去皮炒菜食用。搗泥加生姜汁外敷可治無名腫毒,紅腫熱痛。
【參考文獻】
1.《千金要方》:“下石淋。”
2.《唐本草》:“主百毒,產后血悶,攻心欲死,產難衣不出,搗汁服一升。”
3.《滇南本草》:“厚腸胃,止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