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二章 清熱飲食第 18 頁
黃瓜(《本草拾遺》)
【基原】為葫蘆科植物黃瓜的果實。
【異名】王瓜。
【性味歸經】甘,寒。入胃、小腸經。
【功效】清熱止渴,利水解毒。
【應用】
1.小兒熱痢:嫩黃瓜加蜜食,10余枚可愈。(《海上名方》)
2. 四肢浮腫:老黃瓜皮30g,加水兩碗,煎至一碗。每日2~3次,連續服用;或黃瓜1個破開,以醋煮一半,水煎一半,至爛,合并一處,空心食下。(《千金翼方》)
【使用注意】
黃瓜性寒涼,胃寒者多食易腹痛;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發作期忌食。
【現代研究】
黃瓜含葡萄糖、半乳糖、精氨酸、核黃素和維生素C等。黃瓜頭苦味部為葫蘆素A、B、C、D。葫蘆素C有抗腫瘤作用,且黃瓜藤有良好的降壓和降膽固醇的作用。
【按語】
黃瓜又名胡瓜,為張騫出使西域得以引種,故名。本品生熟均能食用,加醋煮利水性強,與蜜同煮,治下痢。鮮黃瓜中的丙酮酸可抑制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有減肥作用。黃瓜汁能舒展皺紋。
【參考文獻】
1.《食物與治病》:“黃瓜水分多且有清甜味,生吃能解渴清熱,但多食則易于積熱生濕。若患瘡疹、腳氣和有虛腫者食之易加重病情。小兒多食易生疳蟲。”
2.《日用本草》:“除胸中熱,解煩渴,利水道。”
3.《滇南本草》:“解瘡癬熱毒,消煩渴。”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