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二章 清熱飲食第 12 頁
甘蔗(《名醫別錄》)
【基原】為禾科植物甘蔗的莖桿。
【異名】薯蔗、干蔗、竿蔗、糖梗。
【性味歸經】甘,寒。入肺、胃經。
【功效】清熱生津,下氣潤燥,和胃降逆。
【應用】
1.虛熱咳嗽、口干涕唾:甘蔗汁一升半,青粱米四合。煮粥,日食二次,極潤心肺。(《本草綱目》)
2.發熱口干,小便澀:甘蔗去皮盡令吃之,咽汁,若口痛,搗取汁服之。(《外臺秘要》)
3.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二味相和,分為三服(《梅師集驗方》)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按語】
甘蔗之渣滓,曬干煅成炭,研細末,可外敷傷口,加香油調后用。甘蔗甘涼汁多,和胃潤腸,止渴解酒,生津充液,時有內熱煩渴者食之宜。
【參考文獻】
1.《本草綱目》:“蔗,脾之果也,其漿甘寒,能瀉火熱。”
2.《隨息居飲食譜》:“榨漿,名為天生復脈湯。”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