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疾病 第六節 股腫第 3 頁
(二)血瘀氣虛患肢腫脹,日久不消,按之木硬而無明顯凹陷,沉重麻木,皮膚發紫或蒼白,青筋顯露;倦怠乏力;舌淡有齒痕或瘀斑,苔薄白,脈沉澀。
辨證分析:病程日久,耗傷氣血,氣血瘀滯,故患肢腫脹日久不消,青筋顯露;氣血瘀滯,肌膚失養,則患肢麻木,按之木硬;氣血虧虛則倦怠乏力;舌淡有齒痕或瘀斑、苔薄白、脈沉澀皆為氣虛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益氣通陽。
方藥:通絡活血方合補陽還五湯加減。
二、外治法
熏洗法選用活血通絡的藥物,如桃仁、紅花、蘇木、路路通、丹參、牛膝、防己、三棱、莪術等,煎水乘熱熏洗患肢,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鐘,可達到活血化瘀通絡和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
[其他療法]
一、穴位注射療法
(一)丹參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三陰交,丹參注射液2—4mL,每次1穴,每天1次,各穴位輪流注射,20—30次為1個療程。
(二)維生素B1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三陰交,每次取維生素B1100mg,每天1次,各穴位更替使用,30次為1個療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