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疾病 第六節 股腫第 2 頁
[鑒別診斷]
下肢癰為發生在下肢肌肉的化膿性疾病。初起亦為患肢疼痛、腫脹,逐漸轉為紅腫,可見患側胯間畢核腫大,約5—7天釀膿時呈雞啄樣痛,按之應指,穿刺可抽到膿液。全身有惡寒發熱等癥狀。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血瘀濕熱病變在髂股靜脈時,下肢腫脹疼痛發熱,皮色蒼白或紫紺,捫之灼熱;舌暗或有瘀斑,苔膩,脈澀數。病變在小腿深靜脈時,腓腸肌脹痛,觸痛,脛踝腫脹,行走困難,可伴低熱。
辨證分析:久坐臥制動,或手術、外傷損傷,氣血瘀滯,濕熱乘虛入侵,則肢體腫脹疼痛,固定不移;瘀久化熱,則發熱:舌暗或有瘀斑、脈澀而數為氣血瘀滯之象。
治法:理氣活血,清熱利濕。
方藥:通絡活血方合三妙散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