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 第三節 肛癰第 3 頁
(三)陰虛毒戀肛門腫痛,日久不消,皮色暗紅,成膿時間長,潰膿稀薄,瘡口難斂;伴午后潮熱,心煩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證分析:肺腎陰虛,正氣不足,濕熱內侵,蘊結不散,阻礙氣機而氣血瘀滯,故肛門腫痛,日久不消;正氣不足則難以成膿,正虛不能托毒外出,故瘡口日久不愈,膿液稀薄;陰虛內熱,則午后潮熱,心煩口干,夜寐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養陰清熱解毒。
方藥:青蒿鱉甲湯合三妙丸加減。
二、外治法
(一)初起實證,用如意金黃膏(散)外敷,位置較深者可用如意金黃散調糊灌腸。
虛證,用沖和膏或陽和解凝膏外敷。
(二)成膿宜切開排膿,根據膿腫位置的深淺和病情緩急選擇手術方法。
(三)潰后先用紅油膏,后用生肌玉紅膏或生肌白玉膏紗條引流。日久成瘺者,按肛瘺處理。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