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十五節 風瘙癢
風瘙癢是指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而以瘙癢為主要癥狀的皮膚感覺異常性皮膚病。中醫文獻中又稱之為風癢、血風瘡、癢風、谷道癢、陰癢等。《諸病源候論》云:“風瘙癢者,是體虛受風,風人腠理,與氣血相搏,而俱往來于皮膚之間。邪氣微,不能沖擊為痛,故但瘙癢也。”本病以自覺皮膚陣發性瘙癢,搔抓后常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和苔蘚樣變等繼發性皮損為臨床特征。臨床上可分為局限性和泛發性兩種。局限性者,以陰部、肛門周圍瘙癢最多;泛發性者,則多泛發全身。本節僅介紹泛發性者。本病多見于老年及青壯年,好發于冬季,少數也可夏季發病。相當于西醫的皮膚瘙癢癥。
[病因病機]
稟性不耐,血熱內蘊,外邪侵襲,致血熱生風而癢;或因病久、年老體弱,氣血虧虛,風邪乘虛外襲,血虛生風,肌膚失養而癢;或為飲食不節,嗜食辛辣炙博、醇酒油膩,損傷脾胃,濕熱內生,日久化熱生風,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佛郁于肌膚而發;或由情志內傷,五志化火,血熱內蘊,化熱動風而成。
[診斷]
瘙癢為本病的主要癥狀,瘙癢為陣發性,白天輕,夜間重,亦因飲酒、情緒變化、受熱、搔抓、摩擦后發作或加重。無原發性皮損,由于連續反復搔抓,可引起抓痕、表皮剝脫和血痂,日久皮膚可出現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著以及濕疹樣變。
患者常因瘙癢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白天精神不振,甚至影響食欲。
發生在秋末及冬季,因氣溫驟冷所誘發者常因瘙癢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稱冬季風瘙癢,一般春暖可愈;發于夏季,由溫熱所誘發者,稱夏季風瘙癢,入冬則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