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第 20 頁
(四)潤燥法
養血潤燥用于血虛風燥證。皮損表現為干燥、脫屑、肥厚、苔蘚樣變,伴頭暈、目眩、面色萎黃等癥,苔白,脈弦細。
常用藥物:熟地、當歸、川芎、白芍、何首烏、黑芝麻等。
代表方劑:四物湯、當歸飲子等。
(五)活血法
1.理氣活血用于氣滯血瘀證;皮損多表現為瘀斑,自覺疼痛,舌暗,苔白,脈細澀。
常用藥物:桃仁、紅花、香附、歸尾、川芎、赤芍、丹參等。
代表方劑:桃紅四物湯。
2.活血化瘀用于瘀血凝結證。皮損以結節、瘢痕為主,舌有瘀斑,苔白,脈澀。
常用藥物:川芎、桃仁、紅花、牛膝、水蛭、三棱、莪術等。
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大黃廣蟲丸等。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