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第 10 頁
二、皮膚的生理功能
(一)保護作用
1.對機械性刺激的保護表皮角質層柔韌而致密,真皮中的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網狀纖維交織成網,皮下脂肪柔軟而具有緩沖作用,因此在廣定程度上,皮膚能耐受外界的摩擦、牽拉、擠壓、沖撞等損傷。
2.對物理性損害的防護角質層表面有一層脂膜,既能防止水分過度蒸發,又能阻止外界水分滲入,從而調節和保持角質層適當的水分含量。皮膚的角質層電阻較大,對低壓電流有一定的阻抗作用。角質層的角化細胞有反射和吸收紫外線的作用。黑素細胞受紫外線照射后產生更多的黑素,從而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防護作用。
3.對化學性損傷的防護角質層細胞排列致密,能防止外界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角質細胞本身有抵抗弱酸、弱堿的作用。但這種屏障作用是相對的。
4.對生物性傷害的防御作用致密的角質層可以機械地阻擋一些微生物的入侵。干燥的皮膚表面和弱酸性的環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真皮基質的分子篩結構能將侵人的細菌局限化,有利于將其消滅。
(二)感覺作用皮膚內有多種感覺神經末梢,能將外界的刺激沿相應的感覺神經纖維傳至大腦皮質而產生不同的感覺。如觸覺、壓覺、冷覺、熱覺、痛覺等單一感覺,以及干、濕、光滑、粗糙等復合感覺。
(三)調節體溫作用皮膚能感受外界溫度和體溫的變化,反饋到體溫調節中樞,然后通過交感神經調節皮膚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從而改變皮膚中的血流量和熱量擴散,以調節體溫。體表熱量的擴散主要有熱輻射、汗液的蒸發、皮膚周圈空氣對流和熱傳導。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