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癭 第二節 肉癭
肉癭是以頸前結喉正中附近出現半球形柔軟腫塊,能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為主要表現的甲狀腺良性腫瘤。好發于青年及中年人,女性多見。相當于西醫的甲狀腺腺瘤。
[病因病機]
由于情志抑郁,肝失調達,遂使肝郁氣滯,肝旺侮脾,脾失健運,飲食人胃,不能化生精微,形成痰濁內蘊,濕痰留注于任、督,匯集于結喉,聚而成形,遂成本病。
[診斷]
本病多見于30—40歲女性。在結喉正中一側或雙側有單個腫塊,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質韌有彈性,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生長緩慢,一般無任何不適,多在無意中發現。若腫塊增大,可感到憋氣或有壓迫感。部分患者可發生腫物突然增大,并出現局部疼痛,是因乳頭狀囊性腺瘤囊內出血所致。巨大的肉癭可壓迫氣管,使之移位,但少有發生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者,有的可伴有性情急躁、胸悶易汗、心悸、手顫等癥。極少數病例可發生癌變。
輔助檢查:甲狀腺同位素131碘掃描顯示多為溫結節,囊腫多為涼結節,伴甲亢者多為熱結節。B型超聲為實質性腫塊或混合性腫塊。
[鑒別診斷]
一、癭癰急性發病,頸部呈彌漫性腫大,皮膚微熱,自覺疼痛,腫塊邊界不清,有觸壓痛。頸部腫塊出現或增大時,常有寒戰高熱。發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二、石癭多見于40歲以上患者。多年存在的頸部腫塊,突然迅速增大,堅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的移動度減少,或固定不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