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七節 流注第 2 頁
[鑒別診斷]
一、流痰起病緩慢,有結核病史;患肢伸而難屈;局部及全身癥狀均不明顯;化膿約需6—12個月。
二、環跳疽疼痛在髖關節部位;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旋,患肢不能伸直和彎曲,甚則漫腫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必要時可作髖關節穿刺來鑒別。
三、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紅腫熱痛,呈游走性;有反復發作史;如患在髖關節,屈曲程度較輕,不會化膿潰破。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熱毒壅結發病前有療瘡、癰、癤等病史。四肢或軀干有一處或數處肌肉疼痛,腫脹掀熱,腫塊色白或微紅;伴高熱,口渴,甚則神昏譫語,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人于營血,熱毒與氣血相搏,瘀結不散,郁阻于肌膚,故有肌肉腫痛;熱毒與正氣交爭,故高熱;熱毒擾亂心神,故神昏譫語;熱邪耗傷津液,故見口渴,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洪數為熱毒熾盛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行瘀。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膿成時,加當歸、皂角刺、穿山甲活血排膿托毒;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