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五節 有頭疽第 2 頁
[診斷]
好發于項后、背部等皮膚厚韌處。多發于中老年人。
根據病程演化,臨床可分為三期
初期患處起一腫塊,上有粟粒樣膿頭,腫塊漸向四周擴大,膿頭增多,色紅灼熱,高腫疼痛。伴發熱惡寒、頭痛納差。
潰膿期腫塊進一步增大,瘡面漸漸腐爛,形似蜂窩,腫塊范圍常超過l0cm,甚至大于30cm。伴壯熱、口渴、便秘、溲赤等。
收口期膿腐漸盡,新肉開始生長,逐漸愈合。
整個病程約1個月左右,病情初期在第l周,潰膿期在第2周到第3周,收口期在第4周。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常在15X109/1.一20X109/L,中性粒細胞80%一90%。應常規檢查血糖、尿糖。可作膿液細菌培養。
[鑒別診斷]
一、癤病小而位淺;無全身明顯癥狀;易膿,易潰,易斂。
二、脂瘤染毒患處有結塊,或有擴大的毛囊口,可擠出皮脂栓;染毒后紅腫多局限;全身癥狀較輕;潰后膿液中可見豆渣樣物質。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