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第 2 頁
在瘡瘍的發生過程中,由于病理變化可造成一些特殊形態出現,或由于功能障礙產生某些特殊形態,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如患顏面疔瘡者步態蹣跚,局部瘡口凹陷,皮色暗紅,常是走黃的征兆;紅絲療必有紅絲一條或數條;蛇頭疔損骨,其潰后每多形如蛇頭;胸椎流痰,形如雞胸、駝背;髖關節流痰除兩側臀肌不對稱外,甚至患肢短縮,髖部外凸;膝關節流痰大小腿肌肉萎縮后狀如鶴膝;髂窩流注使患肢屈曲難伸。此外,辨別瘡瘍有無損傷骨骼和穿透內膜(即胸膜或腹膜)也很重要。瘡瘍損傷骨骼多在四肢,腫瘍時見局部胖腫,皮面可有細小紅絲或青筋暴露,觸之骨骼可能增粗,多為損骨;潰瘍時瘡口胬肉外翻,經久不愈,膿出帶臭,以紙捻探之有鋸齒感,多為損骨。瘡瘍透膜多在軀干,腫瘍時見腫勢漫無邊際,折之綿軟,或有捻發感,多為氣腫或透膜;潰瘍時膿出似蟹沫,或夾有氣泡,在胸壁有時可聽到如兒啼聲(貼紙試驗:取薄紙片貼瘡口上,可見紙片隨呼吸而微微煽動),在腹部有時可看到有糞便流出,多為透膜。
瘡瘍的治療分內治與外治,二者常結合應用。大的、危急的瘡瘍病證,如走黃、內陷等,不僅需要內治、外治結合,還須配合西藥及支持療法的治療。瘡瘍內治法的總則為消、托、補。初期尚未成膿時,用消法使之消散,并針對病因、病情運用清熱解毒、和營行瘀、行氣、解表、溫通、通里、理濕等法則,其中清熱解毒為瘡瘍最常用的治法;中期膿成不潰或膿出不暢,用托法以托毒外出,托法又分透托法和補托法;后期正氣虛弱者,用補法恢復正氣,使瘡口早日愈合,通常有益氣、養血、滋陰、助陽等法則。具體施治時應根據全身和局部情況,按病情的變化和發展,抓住主要矛盾,立法用藥。瘡瘍外治法應根據瘡瘍初、中、后期分別辨證用藥。初期宜箍圍消腫,陽證者可選用金黃散、玉露散、金黃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摻紅靈丹、陽毒內消散,或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新鮮草藥搗爛外敷;陰證可選用回陽玉龍散、回陽玉龍膏、陽和解凝膏,加摻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陰半陽證選用沖和散、沖和膏。中期膿熟時宜切開排膿,尤其應注意切開時機、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的選擇。如手部療瘡、附骨疽應及早切開;手指部療瘡應從手指側面切開,有頭疽切口應夠大,以保證充分引流等。后期宜提膿去腐,生肌收口,陽證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膿去腐,陰證用七三丹、五五丹提膿去腐;若瘡口太小或成痿時,宜用白降丹、千金藥線腐蝕;瘡口胬肉高突時用平胬丹;膿腐干凈用生肌散、八寶丹,并根據具體情況配合使用墊棉法或擴創法,加速瘡口愈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