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損傷后遺癥 第一節 四肢關節僵直癥第 11 頁
【中藥熏洗與功能鍛煉】
1.中藥熏洗方劑、方法與功效
(1)方劑
一號方劑
組成 南星、草烏、川烏、血余炭、赤芍、甲珠各十五克,海桐皮、白蘞、白硼砂各十三克,食醋七十五到一百克。
主治 關節僵硬,骨膜增生,骨化性肌炎等。
二號方劑
組成 當歸尾、鬧羊花、川椒、透骨草、蕁骨風、伸筋草、續斷、海桐皮各十五克。
主治 骨關節損傷后引起的關節僵硬、強直,陳傷陰雨天作痛。
(2)用法 將上節研面或打碎,用紗布包起(不宜包的過緊),或把藥直接放入盆內水中(可用多半盆水)熬開即可。盆上置一厚木板,趁熱將受傷關節放于盆面木板上,用厚棉墊覆蓋傷肢,用藥水熱氣熏蒸受傷關節,以出汗為度,再用此藥水淋洗或浸泡傷處至熱水轉溫為止,用干布擦干傷處,勿使其受涼,每日2到3次,每日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鐘;二到三日一劑,至愈為止。關節僵硬者,熏洗后即做按摩及功能鍛煉。
(3)作用 中藥熏洗,可使筋肉受熱、松弛,血管擴張,加速血流,疏通傷處經絡。因而有活血、散瘀、逐寒、止痛的作用。對關節僵直及傷后夾雜風寒濕和酸痛麻木等癥均有顯著的療效。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