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絡酊聯合微波外治帶狀皰疹神經痛240例療效觀察
【關鍵詞】 神經痛 活血通絡 微波 皰疹 帶狀 并發癥 中藥療法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屬中醫學蛇串瘡、蜘蛛瘡范疇。帶狀皰疹以神經痛為特點,雖然有一定的自限性,皮疹常在2~3周消退,但神經痛可持續6~8周甚至更長。臨床觀察表明神經痛的危害遠比皮損嚴重,不同程度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故疼痛是帶狀皰疹的診治重點。2003-01—2007-12,我們運用自擬活血通絡酊外搽聯合微波照射治療帶狀皰疹240例,并與單純微波照射治療84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納入標準 ①符合《現代皮膚病學》[1]中帶狀皰疹神經痛的診斷標準;②無其他器質性疾病,無明顯繼發感染;③自愿并積極配合治療。
1.2 病例排除標準 ①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②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者;③免疫功能明顯低下的腫瘤患者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
1.3 病情程度分級標準 疼痛按4級評分法[2]:0級為無疼痛或不適;1級為輕度,可以忍受,不影響日常生活;2級為中度,可以忍受,但影響日常生活;3級為重度,難以忍受,需服鎮痛藥。
1.4 一般資料 全部324例均為本院皮膚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240例,男143例,女97例;年齡16~86歲;病程1個月~2年;病位:頭面部25例,肋間153例,腰腿部50例,其他部位12例;輕度38例,中度153例,重度49例。對照組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齡18~71歲;病程1個月~2年;病位:頭面部16例,肋間47例,腰腿部21例;輕度28例,中度44例,重度12例。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予微波照射。應用微波(南京貝華電子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HBS-A)定向照射,功率25~30 W,頻率2 450 MHz。用微波照射探頭直接對準受損神經根部,并沿神經纖維走向末梢部位移動照射或在水皰、滲出、疼痛較重的部位依次照射。具體操作方法:患者取舒適體位,暴露病灶,將微波幅射頭對準該病灶,采用移動照射或依次照射方式照射,功率25 W,照射距離5 cm。每次照射30 min,皮膚溫度40~50℃,每日1次,10日為1個療程。
1.5.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配合活血通絡酊外搽。制備方法:將當歸50 g、川芎30 g、赤芍藥30 g、三七15 g、藏紅花10 g、威靈仙30 g、路路通30 g、木香10 g等置入95%乙醇1 000 mL中浸泡1個月后,過濾備用。使用方法:取活血通絡酊適量,每日3次外搽患處。在應用微波照射過程中,則反復多次外搽。
1.6 療效標準[3] 治愈:疼痛消失;顯效:疼痛基本消失;好轉:疼痛減輕;無效:疼痛減輕不明顯?傆行剩剑ㄖ斡鷶+顯效數)/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2.2 2組疼痛緩解程度比較 見表2。
表2 2組疼痛緩解程度比較(略)
經Ridit分析,2組疼痛緩解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主要的癥狀之一,93%以上患者以神經痛為先驅癥狀[4]。未出現皮疹時,易被誤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闌尾炎、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肩關節周圍炎、肋間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癥等。50%~60%老年患者神經痛程度與皮損輕重成正比[4],但也有少數患者的皮損很少或無水皰形成,分布也很局限,神經痛卻很劇烈。與年輕人相比,老年患者病程長、疼痛重、后遺神經痛發生率高,而且病毒侵犯神經節,造成神經節發炎、壞死,從而引起嚴重的神經痛,尤其是皰疹后遺神經痛發生率達30%~50%[4]。因此,不可依據皮損的輕重來選擇治療,而應該以疼痛為主。帶狀皰疹的臨床治療方法很多,但對神經痛的療效多不滿意。
中醫學認為,帶狀皰疹多因情志不遂、飲食失調所致。脾失健運,濕濁內停,郁而化熱,濕熱搏結,兼感毒邪而發病。病久體質虛弱,正氣衰微,氣滯血瘀,瘀阻脈絡,導致局部疼痛不止。根據中醫學“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的理論,治宜行氣活血、祛瘀通絡。活血通絡酊方中當歸、藏紅花、三七、川芎、赤芍藥、威靈仙活血化瘀;路路通、木香行氣通絡。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祛瘀通絡之功。微波照射通過其頻率較高的特定電磁波熱能,一方面使炎癥組織隨微波場而振動受熱,使水皰快速凝固、干結,有利于角朊細胞生長;另一方面通過微波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將中藥藥力透達病變深處,由于組織內部溫度迅速上升,加上中藥的作用,加快了血液循環,改善了局部營養,加速病變部位炎癥反應的吸收和修復,提高了組織的再生能力,改善病變部位神經損傷的程度,使神經痛癥狀緩解或消除,從而促進和恢復局部神經的正常生理功能[5];钛ńj酊聯合微波外治帶狀皰疹神經痛效果顯著,操作簡便,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國亮,王俠生.現代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294-297.
[2] 張立生,劉小立.現代疼痛學[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549-553.
[3]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226:255.
。4] Baron R.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se study: optimizing pain control[J].Eur J Neurol,2004,11(suppl1):3-11.
。5] 宋雪英,鄔淑杭,卜亞云.微波定向照射治療帶狀皰疹性神經痛[J].中國臨床康復,2003,7(8):1352.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