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醫的理念傳承中醫
中醫的理念傳承中醫——追憶崔月犁同志對中醫帶徒教育的關懷>以中醫的理念傳承中醫——追憶崔月犁同志對中醫帶徒教育的關懷
□ 溫長路 中華中醫藥學會溫長路
1982年4月中旬,全國中醫醫院和高等中醫教育工作會議在湖南衡陽召開。這次在新中國歷史上對中醫發展具有舉足輕重意義的會議,就是被后來人念念不忘的“衡陽會議”,時任衛生部部長的崔月犁同志參加并主持了這次會議。在衡陽會議之前,崔部長一路調研來到了河南,對河南的中醫帶徒教育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和關注。
4月9日下午,在河南省衛生廳領導同志的陪同下,崔部長專程驅車從鄭州來到了洛陽,通過洛陽學徒班的窗口了解河南省中醫帶徒的情況。限于當時的通訊條件,那里連部電話都沒有,所以對于部長的到來是絲毫沒有準備的。硬板椅子一把,清茶一杯,就在一間簡陋的辦公室里,部長和學徒班的師生開始了交談。
為了發展中醫帶徒教育,1978年,河南省衛生廳經過與省教育、人事部門協商,在參加高考的生員中錄取500名學生,辦起了分散在全省20多個地、市的“一所沒有固定校園的新型中醫藥大學”——河南省中醫學徒班。1980年又第二次招收了660名學員,對象都是全省老中醫的子弟。作為一種嘗試,這種教育形式既有別于傳統的個體式師承,也不同于正規的學校教育,而是在對兩種方法揉合、改造的基礎上產生的“集中上課學理論,分散跟師學經驗”的新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在5年時間內,前3年集中學完高等中醫藥院校的課程(以中醫課程為主,占全部課時的4/5時段;西醫課程為輔,占全部課時的1/5時段),后兩年拜一名固定的名醫為師,開始臨床經驗的學習和繼承。最后從思想考查、臨床考核、理論考試三個方面進行嚴格驗收,根據綜合成績按本科、大專、中專不同待遇分級出師。
這種教育方法的好處是,學徒是經過全國高考統一錄取的,文化素質有保證;學徒的來源大都在當地,便于掌握情況和進行管理;聘請的授課老師大多是來自院校畢業又在臨床一線干了多年的醫師,他們向學生傳授的是臨床最需要的知識,講課有針對性;名師帶徒能緊密聯系臨床實際和他們各自獨特的技巧,有利于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傳承和建立新型的師徒關系;分級出師的方法一改“出了大學門就一定發大學‘飯碗’”的做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努力學真本事的積極性,保證了培養人才的質量;學校辦在醫院中,醫院缺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徒出了師,醫院缺少的科目和人員配齊了,學徒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
以后的事實也證實了這種教育方式是可行的。河南省先后兩次招收的這1160名學徒圓滿出師并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健康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地媒體都作了相關報道,擴大了這種新型教育方式在全國的影響。實踐證明,這種集中時間學習中醫理論與分散跟師學習經驗的辦學模式,既克服了傳統帶徒教育缺乏中醫系統理論的缺陷,又避免了常規學校教育遠離臨床實際的傾向,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培養中醫人才的途徑。這批學徒,學的是中醫,干的是中醫,用的是中醫,出路在中醫,與中醫的命運休戚相關,因此對振興中醫有強烈的責任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在后來的工作中都成為中醫隊伍的骨干力量。
聽了情況匯報后,崔部長非常高興。他連連說了幾個“好”字,說辦中醫學徒班是一條培養中醫人才的好路子,要不斷總結經驗,堅持下去。要改善教學條件,在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配備上用高標準,在教材、教法的研究上下功夫。之后,崔部長又走進教室,悄聲坐在后面聽理論課教師講授《方劑學》課程。下課后,崔部長對師生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前一段中醫司在你們這里搞了一次調研,送了一份有關你們的材料給我。這次來,我就是要親自看一下這個班是否像介紹的那樣好。今天一看,眼界大開。辦這樣的中醫學徒班,是培養真正的熱愛中醫人才的好方法。崔部長說的中醫司的調研,是指幾個月前在這里舉行第一屆中醫學徒拜師會時中醫司林偉副司長的洛陽之行,他對這個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考察,臨走時帶走了一份工作匯報。崔部長環視了教室一周,指著布置在墻壁上的中藥標本展覽和共青團洛陽市委、河南省衛生廳發給這個班的獎狀,高興地向師生們表示祝賀。離開教室時他說,過幾天要在湖南召開一個專門的研究中醫院管理和中醫教育的會議,我要把你們的經驗帶到會議上向全國推廣。
果然,在4月16~22日的衡陽會議上,崔部長多次談到了中醫帶徒問題,并舉了河南省辦中醫學徒班的例子。他說:“關于解決中醫后繼乏人乏術問題,應當積極發展中醫教育。”“中醫學院一時難以滿足社會需要的地區,可有組織地開展中醫帶徒工作。”“要按照中醫的理論體系進行教學,要在系統掌握好中醫理論和診療技能的基礎上適當學習一些西醫知識,以便更好地繼承中醫藥學!保1982年4月16日《健康報》)在之后的許多場合,崔部長又多次談到中醫帶徒教育問題,并且直接引用了河南省舉辦中醫學徒班的做法,指出:“用中醫帶徒培養人才,這是中國中醫教育的特點!薄啊猩险n學理論,分散跟師學經驗’是中醫帶徒的基本形式。一般是前期上基礎課,統一教材,統一安排,集中學習。后期上臨床課,將學生分配給有經驗的中醫邊教邊帶!薄皩嵺`證明,采取帶徒的形式,老師更費心,學生更刻苦,凡是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抓得緊、管得好,教學質量是能夠保證的!薄爸嗅t帶徒學習的方法并非一時的權宜之計和應急之策,應該從長計議,深入論證,納入中醫教育體系,反映出中國式的醫學教育特色。”(1987年4月16日《健康報》)
1994年4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我又與崔月犁同志見了面,令我想不到的是,他與我談的第一句話竟是“河南的中醫學徒班辦得不錯,可惜沒有堅持下來”,接著他與坐在首長休息室里的程思遠、錢偉長、王首道、李德生、孫毅、王宗槐、喬曉光等老領導談起了振興中醫的事。對中醫帶徒教育如此上心,在事隔十幾年后談起這件事還津津樂道,老部長對中醫事業傾注的無限深情令我十分感動。
光陰荏苒,轉眼間衡陽會議已經過去了25個春秋,老部長也離我們而去了。但衡陽會議提出的突出中醫特色的主題和老部長對中醫帶徒教育的關懷使我久久不能忘懷。在紀念衡陽會議25周年之際,不由得又勾起了這段回憶,也想了許多許多……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