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擬方治紅眼病
申進亮 吳艷麗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
流行性急性結角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病,屬于中醫的“天行赤眼”的范疇,俗稱“紅眼病”。臨床多表現為白睛暴發紅赤、點片溢血,常累及雙眼,能迅速傳染并引起廣泛流行。筆者每遇流行性角結膜炎的患者,在早期及時應用阿昔洛韋眼藥水及抗生素眼藥水的同時,配合應用解毒散邪的自擬“紅眼靈”方加減治療,療效良好。
“紅眼靈”由麻黃6克,蔓荊子10克,藁本6克,細辛3克,金銀花30克,野菊花30克,薄荷6克,甘草3克組成。方以金銀花、野菊花清熱解毒為君藥;麻黃、藁本、蔓荊子、細辛發散疫毒之邪為臣藥;薄荷清利頭目為佐藥;甘草調和藥性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解毒散邪之功。
臨床應用時,當隨證加減。若患者臨床表現為眼瞼浮腫,球結膜充血水腫,淚多少眵,初期無全身不適者,為疫毒犯目,治以解毒散邪,方用紅眼靈原方;若眼瞼紅腫,球結膜充血水腫,畏光灼痛,流淚多眵,多伴有頭痛、眼眶痛,或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脈數,為疫毒熾盛,治以清熱瀉火,解毒散邪,方用紅眼靈加生石膏、知母、黃芩等。
患者素體肺胃積熱或肝經伏熱,復感疫癘之氣,外邪引動內邪,內外合邪,交攻于目,則病情較重,多出現疫毒灼絡或疫毒生翳等變證。若眼球結膜充血水腫,球結膜有點狀或片狀出血,畏光灼痛,流淚多眵,為疫毒灼絡,治以清熱涼血,解毒散邪,方用紅眼靈加生地、丹皮、紫草等;若眼球結膜充血水腫,畏光刺痛,流淚,角膜上皮層有點狀炎性浸潤,舌紅,苔黃微膩,脈數,為疫毒生翳,治以清熱解毒,散邪退翳,方用紅眼靈加龍膽草、柴胡、白蒺藜等。
患病后期眼澀痛畏光,久視模糊,或角膜星翳,為疫毒未清,治以育陰清熱,退翳明目,方用紅眼靈加玄參、地骨皮、密蒙花等。
本病治療時應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治療不當可導致重癥角膜病。因此,臨證時遇到原有角膜病的患者,須講明本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提醒患者重視,積極配合治療,以防變證的發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