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分型治療
慢性胃炎是一種慢性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癥狀,一般表現為上腹部飽脹不適,疼痛時作、噯氣、少數有食欲不振、惡心等。與中醫學中的胃脘痛、痞滿、吐酸、嘈雜等癥相關。中醫認為該病多由外邪犯胃、飲食失調、情志內傷、肝氣犯胃、胃失和降、脾胃虛弱、運化失調等因素所致。其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脾。治療時要考慮胃的特點:胃益通而不宜滯,因胃失和降,胃氣郁滯,不通則痛。所以,治療時以和胃理氣止痛為原則,氣機通順,通則不痛,胃痛自能緩解。治療時,還要注意各證型間的變化及虛實夾雜等證出現。該病現代醫學可用胃纖維鏡檢查診斷。
肝胃不和 癥見胃脘疼痛,脹悶,攻撐作痛,痛連脅,噯氣頻作,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或飲食不慎而痛作,苔多薄白。治以疏肝理氣為主,以柴胡疏肝散為主方加減。中成藥可選胃蘇顆粒、氣滯胃痛沖劑、舒肝止痛丸、脾胃舒丸、舒泰丸、益胃膏等。
脾胃濕熱 病程纏綿,癥見胃脘部脹滿,疼痛時作,嘈雜不舒,口苦黏膩,惡心納少,咽干不欲飲,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治以芳香化濕,清熱通降為主,以平胃散加加減或瀉心湯合連樸飲加減治療。中成藥可選清胃和中丸、平潰散等。
脾胃虛寒 見胃脘隱痛,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納差,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治以溫中健脾為主,以黃芪建中湯為主方加減。中成藥可選香砂養胃丸、溫胃舒膠囊、丁桂溫胃散等。
胃陰虧虛 本型病程長,癥見胃痛隱隱,口燥咽干,大便干結,舌紅少津。治以養陰益胃為主,以一貫煎為主方加減或益胃湯合竹葉石膏湯加減。中成藥可選養胃舒顆粒、胃安膠囊等。
胃絡瘀血 本型多由久病致瘀,癥見胃脘疼痛較劇,痛有定處而拒按,或痛有針刺感,食后痛甚,或見吐血便黑,舌質紫黯或見瘀點。治以活血化瘀為主。可用失笑散合丹參飲為主方加減。中成藥可選五靈止痛膠囊等。
在治療慢性胃炎期間,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飲食切禁忌暴食暴飲或饑飽無常,飲食宜清淡,少食多餐,禁忌烈性酒及辛辣的食物,注意大便顏色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