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月經先期
月經先期是婦女月經周期紊亂之一,指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幾天行一次經者,亦稱之“經早”、“經水超前”、“經期超前”等。月經先期的主要病因是氣虛和血熱,其中血熱又分實熱、肝郁化熱及虛熱三種。氣虛則沖任失固;血熱擾動血海不寧,以致月經先期而至。月經先期的辨證,必須根據月經量多少、經色、經質,以及伴隨癥狀、舌脈全面分析。
氣 虛
月經提前,經量增多,色淡質稀。伴有神疲肢倦,心悸氣短,納少便溏,或小腹空墜,脈虛弱,舌質淡,苔薄白。
治宜補氣益血。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黨參、煅龍骨、煅牡蠣各30克,白術18克,陳皮12克,當歸15克,柴胡、升麻各6克,甘草9克。加減用藥:心悸失眠、多夢者,去升麻、柴胡,加桂圓肉15克,酸棗仁30克,遠志9克;腰痛、腹冷、尿多便溏者,加益智仁、補骨脂各15克,姜6克;月經有血塊者,加益母草15克,茜草9克。
血 熱
血熱分為實熱、肝郁化熱、陰虛血熱3種。
實熱:月經提前,量多,色紫紅,質黏稠。面赤口干,喜冷飲,心胸煩躁,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