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論治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臟,以心肌炎性病變為主的疾病,可引起心肌細胞變性、壞死與間質性炎癥。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膜炎癥改變。隨著病毒學的深入發展,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率近年來有明顯增長,已在小兒心肌炎中占重要地位。本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預后大多良好,但少數可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本病屬中醫學“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疇。
病因病機
小兒素體正氣虧虛是發病的內在因素,尤以心肺氣陰兩虛為主。溫熱毒邪侵襲是本病的外在因素。此外,發病也與飲食、疲勞、精神等因素有關。
小兒素體虛弱,衛外不固,溫熱毒邪外侵,內舍心脈,氣滯血瘀,胸陽痹阻而發為本病。病邪深陷,正氣不支,心氣衰弱,心陽不足,則出現心悸氣短,脈細無力。溫邪易耗氣傷陰,病初即可見氣陰兩虛之證。病久陰損及陽,則出現心陽虛衰甚至心陽欲脫之危證。血虛氣弱,血運無力,導致心絡瘀滯不通而出現胸痛如刺,心慌,胸悶,脈澀而結代。
辨證論治
1.邪毒侵心證
[證候] 發熱或低熱不退,心悸氣短,胸悶而痛,咳嗽流涕或腹痛腹瀉,神疲乏力;舌紅苔薄,脈細數或結代。
[治法] 清熱解毒,宣肺寧心。
[方藥] 銀翹散。主要藥物:金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牛蒡子、豆豉、桔梗、甘草、蘆根。加用蓮子心、酸棗仁以清熱寧心安神;咽痛或紅腫較甚者,加山豆根、玄參、板藍根清熱解毒利咽;伴腹痛腹瀉者,加葛根、黃連、黃芩以清熱利濕;胸悶者,加瓜蔞、郁金以行氣寬胸。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