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第 3 頁
(4)虛實夾雜證
[證候] 哮喘持續發作,喘促胸滿,端坐抬肩,不能平臥。面色晦暗色青,畏寒肢冷,神疲納呆,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脈無力。
[治法] 溫陽補虛,降氣化痰。
[方藥] 蘇子降氣湯。主要藥物:蘇子、半夏、肉桂、前胡、厚樸、當歸、炙甘草。
陽虛明顯者,加附子、補骨脂補腎壯陽;喘咳短氣不足以息者,加黨參、黃芪、胡桃肉、訶子補肺斂氣;面唇紫暗明顯者,加當歸、丹參、紅花活血通脈。
2.緩解期
(1)肺氣虧虛證
[證候] 面色淡白,乏力,自汗,易于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治法] 補肺固衛。
[方藥] 玉屏風散。主要藥物:黃芪、白術、防風。
汗多者加五味子、煅牡蠣斂汗固澀;肢冷者加桂枝、附子溫陽益氣;若氣陰兩虛,咳嗆,痰少質黏,口燥咽干,舌質紅者,可用生脈散加沙參、黃芪、玉竹等益氣養陰。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