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小兒遺尿
中醫辨證論治小兒遺尿
1.下元虛寒證
[證候] 睡中經常遺尿,多則一夜數次,面目少華,神疲乏力,肢涼怕冷,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而頻數,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無力。
[治法] 溫補腎陽,固澀小便。
[方藥] 桑螵蛸散合縮泉丸。主要藥物: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板、烏藥、益智仁、山藥。伴痰濕內蘊、困寐不醒者,加膽南星、半夏、石菖蒲、遠志以化痰濁、開竅醒神;伴納差、便溏者,加黨參、白術、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助運。
2.脾肺氣虛證
[證候] 睡中遺尿,量不多但次數頻,舌白神倦,懶言少動,納少便溏,四肢欠澀,或虛胖或消瘦,肌肉松軟,常自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苔白,或舌質胖嫩,脈象細弱。
[治法] 益氣健脾,培元固澀。
[方藥] 補中益氣湯合縮泉丸。主要藥物:黨參、白術、黃芪、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炙甘草、益智仁、山藥、烏藥。若困寐不醒者,加石菖蒲、遠志清心醒神;若大便稀溏者,加炮姜、煨葛根運脾溫陽;食欲缺乏者加砂仁、神曲消食和胃。
3.肝經濕熱證
[證候] 睡中遺尿,尿量不多,次數也較少,但尿味臊臭難聞,尿色黃,平時性情急躁,好動出汗,或夜間磨牙,夜臥易驚,大便偏干,形體多偏瘦,或手心灼熱,口中氣臭,唇舌紅赤,舌苔黃或黃膩,脈象滑數。
[治法] 疏肝清熱,固澀小便。
[方藥] 龍膽瀉肝湯。主要藥物:龍膽草、山梔子、黃芩、生地黃、木通、柴胡、澤瀉、車前子、當歸、甘草。夜驚、磨牙者加黃連、朱砂清心安神。久病不愈,肝腎陰虧,癥見消瘦低熱、盜汗、舌質紅、脈細數者,可用知柏地黃丸治之,以滋陰降火。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