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假鵝不食草
中醫教你識別真假鵝不食草
鵝不食草又名食胡荽、地芫荽、石胡荽,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帶花全草,始載于《食性本草》。每年花開時采收,去凈泥土及雜質,曬干即可入藥。
鵝不食草性溫,味辛,具祛風、散寒、勝濕、去翳、通鼻塞之功,用于治療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氣腹痛、阿米巴痢疾、瘧疾、疳瀉、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氣管炎、咳嗽痰多及目翳澀癢等癥。市場上有以石竹科植物蚤綴(又名小無心菜)的干燥全草冒充鵝不食草者,使用時應注意鑒別,下面中醫教你如何識別真假鵝不食草。
真品鵝不食草:干燥全草相互纏成團,呈灰綠色或棕褐色,莖細而多分枝,顏色較深;質脆易斷,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形成空洞;葉小,多皺折,破碎不全,完整的葉片呈匙形,邊緣有3~5個鋸齒,葉脈不明顯;質極脆,易碎落;頭狀花序小,球形,黃色或黃褐色;聞之略有香氣,久聞有刺激性,口嘗味苦微辛。
偽品蚤綴:又名鈴鈴草、雀兒蛋、雞腸子草,全株有白色短柔毛。莖叢生、自根部分枝,下部平臥,葉小,圓卵形,兩面疏生柔毛,并有細乳頭狀腺點;聚傘花序疏生枝端;苞片和小苞片葉質,卵形,密生柔毛;花瓣倒卵形,白色,全緣;種子腎形,淡褐色,密生小疣狀突起;聞之無刺激性氣味,口嘗味甘微苦。
臨床報道,將鵝不食草研成細末吸入鼻孔,或用藥棉浸濕擰干后,包藥粉少許,卷成細條塞鼻,對急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變態反應性鼻炎等有明顯效果;用其煎液制成糖漿可治百日咳;將鵝不食草研成粉末,與黃酒、紅糖同煎溫服,可治療軟組織損傷。而蚤綴雖可入藥,但不具備鵝不食草的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鵝不食草入藥。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