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教你識別真假雪蓮花
中醫(yī)教你識別真假雪蓮花
雪蓮花,又稱雪荷花、大拇花、大木花,為菊科植物綿頭雪蓮花、大苞雪蓮花、水母雪蓮花等的帶花全草,產(chǎn)自西藏、新疆、四川等地,生長在海拔4800~5800米的雪山雪線附近,耐低溫,抗風寒,花像蓮蓬,頂似蓮花,故名雪蓮花。每年6~7月開花時采收,拔起全株,除去泥沙,晾干即可入藥。不可暴曬,以防揮發(fā)油喪失和有效成分破壞。
雪蓮花性溫,味甘苦,入肝、脾、腎三經(jīng),具除寒、壯陽、調(diào)經(jīng)、止血之功,用于治療陽痿、腰膝軟弱、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外傷出血等癥。《本草綱目拾遺》載:雪蓮“性大熱,能補精益陽”;《新疆中草藥》載:“雪蓮性溫、微苦,功能祛風除濕”。市場上有以月季花花朵冒充雪蓮花者,臨證時應注意鑒別,下面中醫(yī)教你如何識別真假雪蓮花。
真品雪蓮花:
1.綿頭雪蓮花:全體密被白色或淡黃色長柔毛,莖常中空,棒狀,葉互生,密集,無柄,基部有棕黑色殘存葉片,為披針形或狹倒卵形,邊緣羽裂或具粗齒;有多數(shù)密集頭狀花序,總苞片狹長倒披針形,無毛,有光澤,中央草質(zhì),邊緣膜質(zhì);花兩性,全為管狀花,裂片披針形;瘦果扁平,棕色,有不明顯的四棱。
2.大苞雪蓮花:莖粗壯,基部殘存密集棕褐色葉片;頭狀花序頂生,總苞片卵形葉狀,近似膜質(zhì),呈白色或淡綠黃色;花棕紫色,全為管狀花;瘦果刺毛狀。
3.水母雪蓮花:莖短而粗,葉密生,具長而扁的葉柄,葉片卵圓形或倒卵形,葉邊鋸齒形,上部葉成菱形或披針形,基部延伸成翅柄;頭狀花序無總梗,總苞球形;花紫色;瘦果冠毛二層,灰白色,外層刺毛狀,內(nèi)層為羽狀。
偽品雪蓮花:
多用月季花冒充。半開放干燥花朵呈圓球形,雜有散碎花瓣,花朵大小約2厘米,比真品雪蓮花小很多,花為紫色或粉紅色,花瓣多數(shù)呈長圓形,有紋理,中央為黃色花蕊,下端有膨大成圓形的花托;質(zhì)脆,易破碎。偽品月季花既不與雪蓮花為同科植物,又不具備雪蓮花的各項功效,故不可代替雪蓮花藥用。
特別提示:雪蓮花采收時都是連根拔起,故身長都在20厘米左右,且整枝出售,絕不似為零散花朵。故購買雪蓮花要去正規(guī)、大型藥店,千萬不可在街頭巷尾、農(nóng)貿(mào)市場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nèi)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y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y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y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y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fā)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yī)藥發(fā)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