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如何識別真假萹蓄
中醫教你如何識別真假萹蓄
萹蓄又名萹竹、萹茿,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每年芒種至小暑間,莖葉生長茂盛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曬干即可入藥。其性寒,味苦,入膀胱經,具有利尿、清熱、殺蟲的功效,用于治療熱淋、癃閉、黃疸、陰蝕、白帶、蛔蟲、疳積、痔腫、濕瘡等癥。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習見蓼的干燥全草冒充萹蓄,使用時注意鑒別,下面中醫教你如何識別真假萹蓄。
真品萹蓄
莖呈圓柱形稍扁,多彎曲,直徑約1.5~3毫米,表面棕紅色或灰綠色,光滑無毛,具縱直紋理,節膨大,殘存紅棕色或白色薄膜狀透明的托鞘,節間長短不一,葉片綠褐色或灰綠色,通常脫落。花生于葉腋,紅色,但多數己萎落不存;花被黃綠色,頂端邊緣粉紅色,內藏瘦果1枚,三角狀卵形;近基部的莖質地堅硬,折斷面黃白色,中心具較大的髓部,有時呈空洞狀;聞之氣微弱,口嘗味有清涼感。
偽品習見蓼
植株矮小,莖平臥,自基部分枝,具縱棱,沿棱具小突起,通常小枝的節間比葉片短,節間短而密,葉狹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頂端鈍或急尖,基部狹楔形,側脈不明顯;花3~6朵,簇生于葉腋,遍布于全植株,苞片膜質;花梗中部具關節,比苞片短;花被5深裂;花被片長橢圓形,綠色,背部稍隆起,邊緣白色或淡紅色,雄蕊5,花絲基部稍擴展,比花被短,瘦果呈寬卵形,具3銳棱或雙凸鏡狀,黑褐色,平滑,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莖的折斷面無真品萹蓄的特征;聞之亦氣微,口嘗味淡。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萹蓄有較強的利尿作用,排出的尿量、鈉、鉀的量均增加,特別是鉀的排出較多;水及醇提取液制成的注射液有降壓作用;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能增強子宮張力,有止血和收斂作用,而偽品習見蓼雖為同科植物,也可入藥,但不具有真品萹蓄的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萹蓄使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