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偽劣化橘紅
中醫教你識別偽劣化橘紅
化橘紅又名化皮、化州橘紅,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果實的外層果皮。每年7~8月摘取未成熟的果實,投入沸水中,即刻撈出,將果皮剝下,除去中果皮,割成5~7瓣,曬干或烘干,再用水潤透,對折,以木板壓平,焙干即可入藥,為“中國四大南藥”和“十大廣藥”之一,享有“南方人參”的盛譽。其性溫,味苦辛,具有化痰、理氣、健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治療胸中痰滯、咳嗽氣喘、嘔吐呃逆、飲食積滯等癥。市場上有以非化州地區所產的成熟的食用柚子的果皮冒充化橘紅,使用時注意鑒別,下面中醫教你如何識別偽劣化橘紅。
真品化橘紅
干燥外層果皮呈對折的七角或五角,外皮黃色或黃綠色,表面密布毛茸,有皺紋及小凹點,展開后直徑約13~20厘米。作成七角形的,習稱“黃七爪”、“綠七爪”或“七爪紅”;外皮黃棕色,光而無茸毛,作成五角形的,習稱“大五爪”或“五爪紅”;內表皮多為黃白色,有脈絡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不齊,外側有一列不整齊的油點;聞之氣味芳香,口嘗味苦。
偽劣化橘紅
一般切成絲狀,外表面黃色,光滑、偏黑,多皺紋,內表面白色,切斷面白色,質地泡軟,略有柔潤性不似化橘紅質脆易折斷,聞之氣弱,無化橘紅獨特的芬香味道,口嘗味苦但較化橘紅弱。
據史料記載,化州生長的柚樹,由于吸收了當地土質中所含的礞石(礞石為治頑痰、癖潔之奇藥,痰去咳自除)和其他特有物質,才具有很強的化痰、理氣的功效,為地道藥材,過去一直被列為宮廷貢品,如今進入尋常百姓家的醫療藥品之中,而劣質化橘紅雖為同科植物,但不產于化州,故不具備真品化橘紅的各項功效。中藥材中亦有“橘紅”這味藥,但此“橘紅”非彼“化橘紅”,而是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的外層紅色部分,雖亦有消痰、利氣的功效,但比真品化橘紅遜色,不宜代替化橘紅使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