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因人辨證施行第 2 頁
養生也要遵循整體觀念
中醫的整體觀有兩層意思:大整體和小整體。
大整體是說人和自然界、社會和周圍環境是一體的,因此,人的健康也會受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也叫“天人合一”。很多疾病,身體的、心理的,是因為你沒有處理好大整體的關系,比如你不把大自然當回事,氣候變了,你不注意,自然就要鬧病。再比如處理不好同事的關系問題、甚至家人的關系,時間長了,問題就出來了,這時候來看病如果醫生不考慮大的整體,不考慮影響健康的原因,只考慮病情,想治好可能性太小了呢,只是治標不治本呀。
舉個例子,很常見的中國傳統的婆媳關系問題,處理不好的話,心情不舒暢,婆婆肝郁,兒媳婦肝郁,沒準兒子夾在中間也肝郁呢。別管中間的哪一位,如果不解決根本問題,只根據癥狀病情開藥,效果都不會理想更不會長久的,“心病還須心藥醫”嘛。
什么是小整體呢?小整體強調人的臟腑、氣血、經絡、四肢百骸、五官九竅都是相互關聯的,相互影響的,而不是各自為政的,也就是說人體本身是個整體,古代中醫稱為“人身亦一小天地”,所以不能頭痛治頭,腳痛治腳。
以咳嗽為例,《黃帝內經》講“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上大學時怎么也不明白這句話,后來有臨床經驗了,實踐多了,慢慢就理解了,比如某人最近有心事著急上火了,肝火旺盛,肝火可以犯肺,這樣的咳嗽,僅僅用止咳化痰藥效果好不了,再多的半夏、杏仁、桔梗、前胡、貝母、陳皮效果也不會理想,必須要清清肝火。就像開鍋了,你不想讓水開有兩種辦法,一是加涼水,但不是根本辦法,過一會兒還會開的;二是撤火,把火一關,水自然也就徹底不會開了,這樣的咳嗽就叫肝咳(肝火犯肺的咳嗽),清瀉肝火是治病求本的辦法。以此類推,什么心咳、腎咳的叫法就容易理解了。
治病如此,養生也要遵循中醫的整體觀念。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