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秋季進補須養陰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9-10-6 14:31:47 

經過漫長的夏季,人體的損耗較大,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會出現體重減輕、倦怠乏力、納呆等氣陰兩虛的癥狀,所以,在秋季進補很有必要。患各種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能及時在秋天打好營養基礎,增強抗病能力,對于冬季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具有重要作用。
秋季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慢慢滋長,而肺氣和燥氣過度地交換循環造成體內津液大量耗傷,此時人體如能及時順應秋冬收藏規律而養陰,可使體內保證氣血運行的陽氣有所收斂而不致外散,積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氣和營養。所以秋季進補,養陰為上。《素問》認為,人至中年以后,腎中精氣逐漸衰少,促進津液分泌和血液生成的腎陰也隨之衰減,老年人容易出現腎陰虧虛。因此,秋季養陰對于中老年人顯得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陰虛征是指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所表現的虛熱征候。其表現為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小便短黃、大便干結等特征。秋季進補原則是益氣養陰、氣陰雙補,由于老年人臟器衰弱,脾胃消化功能不足,因此進補時要選用補而不峻、潤而不膩的平補之品,不能馬上進食阿膠、甲魚等過于滋膩的養陰補品,這樣會滋膩礙胃,加重脾胃的負擔,甚至損害其消化功能,既浪費又有損健康。秋季,可選用茭白、南瓜、芡實、蓮子、桂圓、花生、栗子、藕、百合、山藥、白扁豆、黑芝麻、紅棗、核桃、梨、荸薺、胡蘿卜、番茄、薺菜、平菇、黃鱔、海蟄、海帶、蛇肉、兔肉等食物,既營養滋補,又容易消化吸收。還可適量服用黃芪和西洋參、太子參等氣陰雙補之品,老人秋補忌用人參、鹿茸、淫羊藿、肉桂等過于溫熱的補藥。
此外,初秋除注意精氣的收斂護養外,還要注意科學安排勞作與休息,多喝些開水、淡茶、豆漿、牛奶。在清晨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也是秋季進補的一種輔助方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