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老年人感情困惑同居熱緣于再婚難題
同居正在成為除了再婚之外,獨居老年人的一種較為普遍的生存狀態。在剛剛閉幕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婦女代表大會上,北京市老齡協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市老齡協會副會長伊密說,同居是老年人因不愿或無力面對再婚的諸多問題而采取的一種無奈之舉。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多數人對這一現象抱以寬容的態度。
老年人現狀:60%老年婦女沒老伴兒
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報告中的一組數據清晰地顯示出:本市女性喪偶率達47.2%,男性是20.8%。由于女性預期壽命比男性長3至5歲,因此喪偶率高于男性。男性老人有配偶的占76.83%,而老年婦女中只有51.86%的人有配偶。本市65歲以上的老年婦女中有60%以上處于寡居狀態。
有老伴兒有助身心健康
并非所有人寡居后都能很好地調試自己的生活。伊副會長說,不少獨居老年人反映他們其實非常需要婚姻。事實也證明,有配偶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普遍比沒有配偶的老年人要好。
同居的理由:財產問題阻礙老人再婚
由于現實問題,當前老年人再婚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再婚的成功率較低。
財產問題是造成老年人再婚難的最主要問題。如果雙方都有房,老年人在結婚前可以約定把各自的房子留給自己的孩子。如果一方沒房,問題就比較麻煩了。有房一方老人和兒女在談論房產歸屬問題的時候,總是避免不了尷尬。為了回避這個問題,一些老人選擇了同居。
再婚財產公證多為子女所逼
財產問題是老年人再婚最大障礙,那老人們可不可以通過婚前財產公證來解決呢?記者昨天咨詢了海淀區公證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年人進行婚前公證的確實不少,公證內容以房產為主,但大部分老人并非自愿進行公證,而是因為子女為遺產逼他們來的。公證這種方式不能為老人主動接受和選擇,所以老年人還是消極地選擇了同居。
同居的難題:兒女在乎門當戶對
老年人同居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67歲的張大爺在老伴兒去世后,心里一直沒著沒落的。兒女們看著心疼,就找了個40多歲的外地保姆照顧他的起居。沒想到不出幾個月,張大爺就跟保姆同居了,還表示要長久生活。兒女們覺得門不當戶不對,又怕保姆另有所圖。但父親不聽勸,兒女們一氣之下便不再去看父親了。
有些老人急于填補空白
男性老年人喪偶后急于填補心靈的空白,這不是個明智的選擇。伊副會長告訴記者,老齡協會的維權中心經常接到一些老年人投訴說子女干涉自己的婚姻自由,了解情況后才知道,竟然有70多歲的老人要找20多歲的小保姆。
女性老人權益得不到保障
老年人同居現象中更嚴重的問題是可能會最終傷害女性老人的權益。伊副會長分析,由于女性老人的預期壽命長,往往同居到最后還是男性老人要先離開人世。女性老人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老伴兒的起居,在老伴兒生病住院期間,還承擔了護理照料工作。如果她不能被對方子女接納,很可能會被掃地出門。
律師如是說:婚姻法不承認事實婚姻
北京康泰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良認為,老年人只有合理合法地辦理婚姻手續組建家庭,一旦產生糾紛,才能明確處理婚前財產和婚內財產。如果雙方老人怕結婚后產生家庭財產糾紛,可以在結婚前進行財產公證,或在結婚后簽訂財產協議。怕發生財產糾紛而糊里糊涂地同居,雙方或一方老人的財產、人身、贍養、個人幸福,甚至生命安全都得不到法律保護。
2001年修改的婚姻法已不再承認事實婚姻,只要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頒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后,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均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這樣發生糾紛后,雙方各項權益不受法律保護。
專家的建議:老年人應慎重對待同居
市老齡協會副會長伊密說,同居是老年人因不愿或無力面對再婚的諸多問題而采取的一種無奈之舉。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多數人對這一現象抱以寬容的態度。
老年人現狀:60%老年婦女沒老伴兒
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報告中的一組數據清晰地顯示出:本市女性喪偶率達47.2%,男性是20.8%。由于女性預期壽命比男性長3至5歲,因此喪偶率高于男性。男性老人有配偶的占76.83%,而老年婦女中只有51.86%的人有配偶。本市65歲以上的老年婦女中有60%以上處于寡居狀態。
有老伴兒有助身心健康
并非所有人寡居后都能很好地調試自己的生活。伊副會長說,不少獨居老年人反映他們其實非常需要婚姻。事實也證明,有配偶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普遍比沒有配偶的老年人要好。
同居的理由:財產問題阻礙老人再婚
由于現實問題,當前老年人再婚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再婚的成功率較低。
財產問題是造成老年人再婚難的最主要問題。如果雙方都有房,老年人在結婚前可以約定把各自的房子留給自己的孩子。如果一方沒房,問題就比較麻煩了。有房一方老人和兒女在談論房產歸屬問題的時候,總是避免不了尷尬。為了回避這個問題,一些老人選擇了同居。
再婚財產公證多為子女所逼
財產問題是老年人再婚最大障礙,那老人們可不可以通過婚前財產公證來解決呢?記者昨天咨詢了海淀區公證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年人進行婚前公證的確實不少,公證內容以房產為主,但大部分老人并非自愿進行公證,而是因為子女為遺產逼他們來的。公證這種方式不能為老人主動接受和選擇,所以老年人還是消極地選擇了同居。
同居的難題:兒女在乎門當戶對
老年人同居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67歲的張大爺在老伴兒去世后,心里一直沒著沒落的。兒女們看著心疼,就找了個40多歲的外地保姆照顧他的起居。沒想到不出幾個月,張大爺就跟保姆同居了,還表示要長久生活。兒女們覺得門不當戶不對,又怕保姆另有所圖。但父親不聽勸,兒女們一氣之下便不再去看父親了。
有些老人急于填補空白
男性老年人喪偶后急于填補心靈的空白,這不是個明智的選擇。伊副會長告訴記者,老齡協會的維權中心經常接到一些老年人投訴說子女干涉自己的婚姻自由,了解情況后才知道,竟然有70多歲的老人要找20多歲的小保姆。
女性老人權益得不到保障
老年人同居現象中更嚴重的問題是可能會最終傷害女性老人的權益。伊副會長分析,由于女性老人的預期壽命長,往往同居到最后還是男性老人要先離開人世。女性老人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老伴兒的起居,在老伴兒生病住院期間,還承擔了護理照料工作。如果她不能被對方子女接納,很可能會被掃地出門。
律師如是說:婚姻法不承認事實婚姻
北京康泰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良認為,老年人只有合理合法地辦理婚姻手續組建家庭,一旦產生糾紛,才能明確處理婚前財產和婚內財產。如果雙方老人怕結婚后產生家庭財產糾紛,可以在結婚前進行財產公證,或在結婚后簽訂財產協議。怕發生財產糾紛而糊里糊涂地同居,雙方或一方老人的財產、人身、贍養、個人幸福,甚至生命安全都得不到法律保護。
2001年修改的婚姻法已不再承認事實婚姻,只要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頒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后,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均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這樣發生糾紛后,雙方各項權益不受法律保護。
專家的建議:老年人應慎重對待同居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