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老年性精神病
老年性精神病是以緩慢的智能減退為主要臨床特征的。它常以性格改變最先出現,早期表現為多疑敏感,狹隘自私,注意力不易集中,做事草率馬虎,生活懶散,食欲減退,睡眠顛倒,隨之而來的是智能障礙的日趨加重,剛開始是近事遺忘,漸漸延及過去,對遠事也多遺忘,甚至會忘記自己的姓名,不認識自己的子女。由于記憶缺失,患者常不自覺地虛構事實加以彌補,進而喪失定向能力,會出現離家散步找不到家門的情況。病程輾轉2~3年,癥狀逐漸加重,患者的感覺、反應、動作遲鈍,對外界事物逐漸失去興趣,或出現幼稚性欣快,語言、行為雜亂無章。在軀體癥狀方面,皮膚萎縮而干燥多皺,發白齒落,舌、手震顫,視力、聽力減退等。老年性精神病多發生在60歲以后,它是一種進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有其特殊的發展過程。各種不良因素如中毒、感染、外傷、消耗性軀體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都可促進本病的發生。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腦萎縮。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征,與青年人相比,一般老年人對疾病的反應及發病過程本身沒有一定的形式,而且容易造成并發癥。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征有:
(1)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病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多樣的。對于每一個病例仔細探討一下它們的病因,可以找到許多因素,如身體的異常、素質問題、性格反常、環境問題、心理亢奮等。而且有時還弄不清這些因素中何種為致病的主要原因。
(2)容易產生與腦組織退化相關聯的癥候群。一般有兩種癥候群:一是急性腦癥候群,大多表現為意識障礙;另是慢性腦癥候群,這大多表現為癡呆狀態。這兩種癥狀在老年期是非常有特征的,一般患者在發病過程中是常常出現的。
(3)老年期的精神疾病與身體的功能密切相關。在老年期憂郁癥中,精神癥狀——憂郁癥還常常伴有明顯的身體癥狀,尤其是食欲顯著下降,容易造成體重驟減,發生脫水癥狀,甚至有時還因此引起明顯的全身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4)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癥狀極不穩定,有時是變化無常的。
(5)老年期精神疾病多與身體疾病一起并發,特別是與心血管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骨關節疾病等軀體疾病一起并發。因此,在對老年期精神疾病進行治療時,必須充分顧及這些并發疾病。
(6)老年期精神疾病受環境的因素影響很大。住院、搬家等環境的突變,會引起癡呆癥狀的惡化,導致憂郁癥狀等。因此,對老年人進行治療時,環境的調整具有重大的治療意義。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1)大腦的衰老。大腦是進行神經活動的器官,并且起著對全身各種機能進行調整、綜合的控制作用。一般認為,從30歲以后大腦的神經細胞逐漸減少。80歲的老人與30歲時相比,大腦的重量減輕,因此,記憶減退,反應速度減慢。如果發生大腦病性老化過程的話,進入老年期后,會出現大規模的且高度的神經細胞變性,引發老年癡呆癥。當大腦發生這種老化時,會產生記憶力顯著下降,同時,連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情也會稀里糊涂。此外,作為大腦病變性老化,會發生大腦血管動脈硬化,結果,就造成腦梗塞、腦溢血等,神經細胞由于缺氧和沒有補充營養而衰退,精神機能顯著下降,日后就會導致腦血管障礙性癡呆癥。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征,與青年人相比,一般老年人對疾病的反應及發病過程本身沒有一定的形式,而且容易造成并發癥。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特征有:
(1)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病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多樣的。對于每一個病例仔細探討一下它們的病因,可以找到許多因素,如身體的異常、素質問題、性格反常、環境問題、心理亢奮等。而且有時還弄不清這些因素中何種為致病的主要原因。
(2)容易產生與腦組織退化相關聯的癥候群。一般有兩種癥候群:一是急性腦癥候群,大多表現為意識障礙;另是慢性腦癥候群,這大多表現為癡呆狀態。這兩種癥狀在老年期是非常有特征的,一般患者在發病過程中是常常出現的。
(3)老年期的精神疾病與身體的功能密切相關。在老年期憂郁癥中,精神癥狀——憂郁癥還常常伴有明顯的身體癥狀,尤其是食欲顯著下降,容易造成體重驟減,發生脫水癥狀,甚至有時還因此引起明顯的全身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4)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癥狀極不穩定,有時是變化無常的。
(5)老年期精神疾病多與身體疾病一起并發,特別是與心血管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骨關節疾病等軀體疾病一起并發。因此,在對老年期精神疾病進行治療時,必須充分顧及這些并發疾病。
(6)老年期精神疾病受環境的因素影響很大。住院、搬家等環境的突變,會引起癡呆癥狀的惡化,導致憂郁癥狀等。因此,對老年人進行治療時,環境的調整具有重大的治療意義。
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1)大腦的衰老。大腦是進行神經活動的器官,并且起著對全身各種機能進行調整、綜合的控制作用。一般認為,從30歲以后大腦的神經細胞逐漸減少。80歲的老人與30歲時相比,大腦的重量減輕,因此,記憶減退,反應速度減慢。如果發生大腦病性老化過程的話,進入老年期后,會出現大規模的且高度的神經細胞變性,引發老年癡呆癥。當大腦發生這種老化時,會產生記憶力顯著下降,同時,連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情也會稀里糊涂。此外,作為大腦病變性老化,會發生大腦血管動脈硬化,結果,就造成腦梗塞、腦溢血等,神經細胞由于缺氧和沒有補充營養而衰退,精神機能顯著下降,日后就會導致腦血管障礙性癡呆癥。
[3]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