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便秘?
排便間隔時間超過48小時,并伴有排便困難的稱便秘。幾乎人人都有過便秘,這是一種常見的癥狀,不是一種疾病,而老年人較之其他人更易發生便秘。這是因為:
一是老年人身體各器官逐漸衰退,腸道蠕動緩慢,直腸肌肉萎縮,張力減退,上腹部肌肉萎縮,無足夠的力量將大便排出,大便在腸腔內停留時間增長,其中水分又由腸粘膜吸收,進一步加重了便秘。
二是老年人飯量少,愛吃比較精細而粗纖維比較少的食物,致使消化后殘渣少,造成糞便的體積小,腸蠕動差,不易刺激腸管平滑肌產生便意,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長而硬結,形成便秘。
三是有些老年人因患有各種慢性病而長期服用的藥,抑制腸腔蠕動而促使便秘發生。
四是有的人因患痔瘡或肛裂,為避免疼痛和出血,有意識地抑制便意,久而久之直腸對大便的刺激不那么敏感,加之糞便停留過久造成便秘。
五是某些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低下,腦垂體功能衰退,激素分泌減少,情緒發生變化,都可以導致便秘。
便秘給老年人造成很大痛苦,習慣性便秘還誘發其他疾病的加重,因此要采取措施,預防便秘的發生。
首先,要從飲食上調理,多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和水果,如韭菜、蘿卜,但蘋果不宜多吃。主食不要過于精細,多吃植物油,潤腸通便。
其次,保持足夠的水分,每天早晨喝一杯溫開水、涼開水或淡鹽水,少喝濃茶,使腸道內有充足的水分軟化糞便。
其三,可食用蜂蜜、大棗、芝麻等潤腸通便的滋補佳品。民間采用核桃仁和芝麻搗爛后每晨服一匙,此法可幫助增強腸的蠕動及反射敏感性。
其四,要注意不要久坐久臥。養成定時大便的好習慣。根據身體情況,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家務勞動,使腸的蠕動增強,分泌增加。
治療便秘可服用中醫緩瀉劑番瀉葉4~6g,用開水沖飲,也可用對腸粘膜無明顯有害刺激的潤滑油(如石蠟油等),及使用開塞露幫助通便。也可服用麻仁丸、上清丸、牛黃解毒片等。
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最好在早餐后20分鐘。大便前飲水500ml,并散步10~15分鐘。起初即使無便意,也要根據自己規定的時間上廁所蹲10~20分鐘,排大便是中樞神經支配下的全身性協調動作,排便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看報、思考問題等。
穴位按壓法,即在大便時間用左手食指用力按壓左側天樞穴下(約位于臍左邊3cm,直下1cm外),至有明顯酸脹感時即按住不動,堅持數10秒鐘后就會感到有便意。此時,再配合屏氣以增加腹內壓力,即可排便。如一次無效,可反復數次,直至排便。
一是老年人身體各器官逐漸衰退,腸道蠕動緩慢,直腸肌肉萎縮,張力減退,上腹部肌肉萎縮,無足夠的力量將大便排出,大便在腸腔內停留時間增長,其中水分又由腸粘膜吸收,進一步加重了便秘。
二是老年人飯量少,愛吃比較精細而粗纖維比較少的食物,致使消化后殘渣少,造成糞便的體積小,腸蠕動差,不易刺激腸管平滑肌產生便意,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長而硬結,形成便秘。
三是有些老年人因患有各種慢性病而長期服用的藥,抑制腸腔蠕動而促使便秘發生。
四是有的人因患痔瘡或肛裂,為避免疼痛和出血,有意識地抑制便意,久而久之直腸對大便的刺激不那么敏感,加之糞便停留過久造成便秘。
五是某些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低下,腦垂體功能衰退,激素分泌減少,情緒發生變化,都可以導致便秘。
便秘給老年人造成很大痛苦,習慣性便秘還誘發其他疾病的加重,因此要采取措施,預防便秘的發生。
首先,要從飲食上調理,多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和水果,如韭菜、蘿卜,但蘋果不宜多吃。主食不要過于精細,多吃植物油,潤腸通便。
其次,保持足夠的水分,每天早晨喝一杯溫開水、涼開水或淡鹽水,少喝濃茶,使腸道內有充足的水分軟化糞便。
其三,可食用蜂蜜、大棗、芝麻等潤腸通便的滋補佳品。民間采用核桃仁和芝麻搗爛后每晨服一匙,此法可幫助增強腸的蠕動及反射敏感性。
其四,要注意不要久坐久臥。養成定時大便的好習慣。根據身體情況,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家務勞動,使腸的蠕動增強,分泌增加。
治療便秘可服用中醫緩瀉劑番瀉葉4~6g,用開水沖飲,也可用對腸粘膜無明顯有害刺激的潤滑油(如石蠟油等),及使用開塞露幫助通便。也可服用麻仁丸、上清丸、牛黃解毒片等。
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最好在早餐后20分鐘。大便前飲水500ml,并散步10~15分鐘。起初即使無便意,也要根據自己規定的時間上廁所蹲10~20分鐘,排大便是中樞神經支配下的全身性協調動作,排便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看報、思考問題等。
穴位按壓法,即在大便時間用左手食指用力按壓左側天樞穴下(約位于臍左邊3cm,直下1cm外),至有明顯酸脹感時即按住不動,堅持數10秒鐘后就會感到有便意。此時,再配合屏氣以增加腹內壓力,即可排便。如一次無效,可反復數次,直至排便。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