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一年四季中進行運動鍛煉應注意些什么?
人老防衰,延年益壽,需要講點四季養生學。四季運動鍛煉應注意以下幾點:
早春三月,大地復蘇。沐浴在春光明媚中進行春煉,可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且能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使大腦皮層中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改善,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根據早春氣候多變、病菌叢生的特點,防止春疾,確保健康,戶外的春季鍛煉應做到下列注意事項:
(1)掌握氣候的變化:早春氣候乍暖乍寒,戶外鍛煉的衣著要合適,隨時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出汗受涼,引起鼻腔和上呼吸道的血管收縮,導致致病微生物乘機而入,著涼外感。鍛煉后,應隨即用柔軟的干毛巾擦抹身上的汗水,并及時穿上御寒衣服,緩步慢走100至200米,小憩5至8分鐘。
(2)注意感官衛生:春季霧多,風沙也多。鍛煉時肢體裸露部分不宜過大,因肢體受潮寒會誘發導致疼痛;不要在塵土飛揚的地方鍛煉,要學會鼻吸口呼,不要嗆風。
(3)加強健康監護:春煉必須遵循以下的科學鍛煉原則:①練習動作的難易度需根據老年人身體差異和鍛煉基礎而定,選做的動作以簡便、適當為宜。②鍛煉身體的體位要全面,既要選做四肢伸展的動作,又要顧全背腹和胸腰部的屈伸動作,練后心率適于120~130次/分左右。③鍛煉前需做8~10分鐘徒手操,暖身步行或走跑交替的準備活動;鍛煉后,選做5~8分鐘整理活動或自我按摩,以活血化瘀,防止肌肉僵化。④鍛煉中或鍛煉后,戒忌在茸茸草地上隨處躺臥,防止引起風濕性腰痛或關節炎。
(4)合理安排運動量:在風和日麗、景色宜人的環境里鍛煉易于樂而忘返。如果運動量超過身體負擔,引起疲勞反應,應及時調整間歇次數,并進行醫學測試(一分鐘脈搏頻率的比較測定)。合理的運動負荷應在鍛煉后一小時內得到恢復,反之,即為超量負荷。鍛煉時,一些體質羸弱或缺乏鍛煉習慣的老年人,運動量必須遵循由小到大,選做的動作由易到難,由簡入繁的原則。
夏季,萬物茂盛,開花結果。老年人應繼續保持早睡早起,夏季睡眠不足,應以午睡小憩補之。精神情緒上切戒急躁,神情愉快,意氣舒暢,人體腠理才能宣通。鍛煉時以體膚出汗為宜,在炎夏季節里鍛煉應掌握夏練的運動衛生要求:
(1)個體差異:夏季鍛煉要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鍛煉習慣等情況來制定鍛煉要求。夏練運動量的大小要取決于老人的適應能力。但是,炎夏鍛煉即使是室內項目,在氣溫較高情況下,一些小球活動(乒乓球、羽毛球等),每隔1小時需安排間歇1~2次,每次10~15分鐘。
(2)氣候環境:夏季鍛煉需考慮不同氣溫和鍛煉環境,氣溫29℃以下,可在室外進行自己鍛煉習慣的運動項目。在32℃進行室外活動時,應該間隔20~30分鐘補充一次水分。在35℃以上時,不宜選擇在烈日當頭的空曠地區進行鍛煉,應選擇比較涼爽的蔭道、樹林、園亭等場所或改在室內活動。
夏練時間應該避開最高氣溫,選擇在清晨6~8時或下午4~6時。
(3)補充水分:夏季鍛煉需及時合理地補充水分和鹽分。據測定,一次中等運動量大約排汗1~15kg,可散熱1080大卡。但飲水量一次不宜過多,飲水超量會增加心臟負擔和沖淡胃酸,影響腸胃消化功能。一般鍛煉時的飲水量應根據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水溫以8~13℃為宜。
(4)服裝鞋履:夏練的服裝和鞋履考慮便于散熱的特點,服飾宜寬、松、柔、軟、顏色淺淡;鞋履應選用輕便,無跟防滑和富有彈性的運動鞋。室外鍛煉為保護頭部不受烈陽曝曬,可備戴涼帽和墨鏡;室內鍛煉不要過于擁擠,保持光線明亮,空氣流通。
(5)預防中暑:炎夏季節在氣溫高的環境中鍛煉容易中暑。因夏煉時,體內的溫度不易散發出去,體內產熱增多,體溫就會明顯升高達39~40℃,使體內產熱量高于散熱時,中樞神經系統及其內臟器官的活動失調,從而引起中暑。
早春三月,大地復蘇。沐浴在春光明媚中進行春煉,可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且能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使大腦皮層中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改善,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根據早春氣候多變、病菌叢生的特點,防止春疾,確保健康,戶外的春季鍛煉應做到下列注意事項:
(1)掌握氣候的變化:早春氣候乍暖乍寒,戶外鍛煉的衣著要合適,隨時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出汗受涼,引起鼻腔和上呼吸道的血管收縮,導致致病微生物乘機而入,著涼外感。鍛煉后,應隨即用柔軟的干毛巾擦抹身上的汗水,并及時穿上御寒衣服,緩步慢走100至200米,小憩5至8分鐘。
(2)注意感官衛生:春季霧多,風沙也多。鍛煉時肢體裸露部分不宜過大,因肢體受潮寒會誘發導致疼痛;不要在塵土飛揚的地方鍛煉,要學會鼻吸口呼,不要嗆風。
(3)加強健康監護:春煉必須遵循以下的科學鍛煉原則:①練習動作的難易度需根據老年人身體差異和鍛煉基礎而定,選做的動作以簡便、適當為宜。②鍛煉身體的體位要全面,既要選做四肢伸展的動作,又要顧全背腹和胸腰部的屈伸動作,練后心率適于120~130次/分左右。③鍛煉前需做8~10分鐘徒手操,暖身步行或走跑交替的準備活動;鍛煉后,選做5~8分鐘整理活動或自我按摩,以活血化瘀,防止肌肉僵化。④鍛煉中或鍛煉后,戒忌在茸茸草地上隨處躺臥,防止引起風濕性腰痛或關節炎。
(4)合理安排運動量:在風和日麗、景色宜人的環境里鍛煉易于樂而忘返。如果運動量超過身體負擔,引起疲勞反應,應及時調整間歇次數,并進行醫學測試(一分鐘脈搏頻率的比較測定)。合理的運動負荷應在鍛煉后一小時內得到恢復,反之,即為超量負荷。鍛煉時,一些體質羸弱或缺乏鍛煉習慣的老年人,運動量必須遵循由小到大,選做的動作由易到難,由簡入繁的原則。
夏季,萬物茂盛,開花結果。老年人應繼續保持早睡早起,夏季睡眠不足,應以午睡小憩補之。精神情緒上切戒急躁,神情愉快,意氣舒暢,人體腠理才能宣通。鍛煉時以體膚出汗為宜,在炎夏季節里鍛煉應掌握夏練的運動衛生要求:
(1)個體差異:夏季鍛煉要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鍛煉習慣等情況來制定鍛煉要求。夏練運動量的大小要取決于老人的適應能力。但是,炎夏鍛煉即使是室內項目,在氣溫較高情況下,一些小球活動(乒乓球、羽毛球等),每隔1小時需安排間歇1~2次,每次10~15分鐘。
(2)氣候環境:夏季鍛煉需考慮不同氣溫和鍛煉環境,氣溫29℃以下,可在室外進行自己鍛煉習慣的運動項目。在32℃進行室外活動時,應該間隔20~30分鐘補充一次水分。在35℃以上時,不宜選擇在烈日當頭的空曠地區進行鍛煉,應選擇比較涼爽的蔭道、樹林、園亭等場所或改在室內活動。
夏練時間應該避開最高氣溫,選擇在清晨6~8時或下午4~6時。
(3)補充水分:夏季鍛煉需及時合理地補充水分和鹽分。據測定,一次中等運動量大約排汗1~15kg,可散熱1080大卡。但飲水量一次不宜過多,飲水超量會增加心臟負擔和沖淡胃酸,影響腸胃消化功能。一般鍛煉時的飲水量應根據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水溫以8~13℃為宜。
(4)服裝鞋履:夏練的服裝和鞋履考慮便于散熱的特點,服飾宜寬、松、柔、軟、顏色淺淡;鞋履應選用輕便,無跟防滑和富有彈性的運動鞋。室外鍛煉為保護頭部不受烈陽曝曬,可備戴涼帽和墨鏡;室內鍛煉不要過于擁擠,保持光線明亮,空氣流通。
(5)預防中暑:炎夏季節在氣溫高的環境中鍛煉容易中暑。因夏煉時,體內的溫度不易散發出去,體內產熱增多,體溫就會明顯升高達39~40℃,使體內產熱量高于散熱時,中樞神經系統及其內臟器官的活動失調,從而引起中暑。
[3]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